返回第四十六章 特殊存在(第3/4页)  国策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有掌握先进技术,也没有最强大的经济实力,加上地缘优势的作用日益降低,所以没有能够达到目的,也就没有办法把欧盟当成挡箭牌。

    站在共和国的立场上,欧盟主要价值没有体现在经济上,而是体现在政治上。

    作为新兴大国,共和国的战略目的就是取代美国,成为全球霸主。在这条大陆上,不管共和国拥有多么得天独厚的优势,哪怕掌握了世界上最先进的技术,也要尽量避免孤军奋战。可以说,美国走上衰败之路,就是因为单独称霸,得罪了所有国家。共和国还没有达到美国的境界,更得拉拢能够拉拢的国家。正是如此,大萧条期间,共和国才非常“无私”的向包括欧盟在内的众多国家开放国内市场,只把美国c以及部分美国的铁杆盟国当成贸易战的主要打击对象。

    对共和国而言,欧盟能够成为“第三极”,绝对是最大的好事。

    虽然从长远来看,一个强大的欧盟会对共和国构成威胁,甚至有可能超过美国,成为共和国的头号威胁,但是在实现近期目标之前,共和国当局还考虑不了那么长远的事情,也就不可能把欧盟当成威胁。

    反过来看,欧盟主动接近共和国,也是在寻找出路。

    也就是说,如果共和国当局反其道而行之,即疏远欧盟,只能让几十个欧洲国家重新回到美国的怀抱,成为美国的附庸。毫无疑问,这会大大提高击败美国的难度,甚至不可能击败美国。即便退一万步,共和国有足够强大的实力,能够打败得到欧盟支持的美国,成为全球霸主,欧盟与美国为了抗衡共和国,阻止共和国单独称霸,肯定会结盟。考虑到欧洲与美国的历史渊源,谁能保证西方世界最终会统一到一个政府之下?对共和国来说,这绝对是最大的悲剧,甚至可以说是最致命的挑战。要知道,即便共和国能够在此之前完成对东方文明的整合,把深受儒家文化影响的东方国家统一到一个政府之下,人类世界也无法承受两大文明对决所产生的巨大破坏。如果连人类世界都毁灭了,称霸世界与民族复兴又有什么意义呢?

    由此可见,在欧盟问题上,共和国当局没有选择的余地。

    从10年代初开始,共和国当局就在设法接近欧盟,或者说拉拢欧盟。2015年之后,共和国当局更是将欧盟当成了主要伙伴,比如在出口的电动产品中,卖给欧盟的就要比卖给美国的更加先进,而且允许欧盟企业以组装的方式生产电动产品,并且完全依靠欧盟企业的销售渠道,即把更多的利益让给了欧盟企业。根据共和国某调查机构在30年代末公布的一份数据,在整个大萧条期间,依靠相对优惠的政策,仅德国企业就在共和国市场上赚取了上万亿的超额利润。

    问题是,在一些根本问题上,共和国仍然与欧盟格格不入。

    最具有代表性的就是2041年的中东战争。虽然在这场战争中,绝大部分欧盟国家都没有与共和国翻脸,最多只是指责共和国一意孤行,为了2000万库尔德人,将8000万土耳其人与近千万犹太人逼入绝境,还让数千万阿拉伯人与数千万波斯人受到影响,让数个国家遭受战火荼毒,但是战争结束后,欧盟采取的一些政策却让共和国非常不满,比如帮助土耳其进行战后重建。当然,欧盟也对共和国很不满,主要就是希腊在战争爆发前宣布脱离北约集团。虽然北约已经衰微,而且不可与欧盟等同,但是作为西方世界的主要国际机构,北约集团在欧盟仍然有很大的影响力,法德意等欧盟主要成员国都得考虑,受共和国影响,希腊可以脱离北约,会不会因此而脱离欧盟呢?事实上,这还是次要问题,更加重要的是,以欧盟的制度,共和国通过希腊获得了发言权。正是如此,法德意才会绕过欧盟理事会,拉拢另外几个国家,在小范围内推动军事一体化,以此来提高几个主要成员国在欧洲安全事务上的发言权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