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五十二章 趁火打劫(第2/4页)  国策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10月17日,军情局就把美国国务卿在巴黎与法国总统见面会谈的情报送了过来。

    裴承毅并不关心军情局是用什么办法搞到这些情报的,他只需要知道,由军情局提供的情报的准确率在90以上,而在关系到国家根本利益的重大问题上,军情局还没有犯过严重错误。也就是说,裴承毅没有理由怀疑军情局提供的情报。果真如此的话,那么欧洲之行的第一站就是个大麻烦,因为美国国务卿已经在巴黎做出承诺,只要法国能够按照美国在两年前的提议,在欧盟的集体安全框架中为美国留个位置,并且承认美国仍然是欧洲战略安全的主要保障,美国就将与法国进行更加深入的技术合作,提供包括12级复合蓄电池生产工艺在内的众多关键技术。更重要的是,美国国务卿还暗示了法国总统,美国已经在16级复合蓄电池的生产工艺上取得了突破,并且会考虑与欧洲盟国分享这项技术。也就是说,美国不但钓起了法国的胃口,还让法国变得更加贪婪。

    毫无疑问,美国国务卿的保证基本上不靠谱。

    前面提到过,美国的科技开发即有政府因素,又有民间成分。更重要的是,在美国的国家体制中,政府只不过是一家由全体公民选出来的c专门负责管理国家与社会的企业,因此政府也不能违背法律,更不能把其他企业踩在脚下。

    事实上,美国联邦政府在对内问题上一直没有多大权威。拿金融体系来讲,早在19世纪末,以摩根为代表的美国金融家就通过经济危机迫使美国联邦政府交出了铸币权,并且成就了美国投资银行的辉煌史。虽然在此之后,有数位美国总统妄图收回铸币权,即将联邦储备银行收归国由,由联邦政府来发行与担保美元,但是这些美国总统几乎都没有好下场,其中比较典型的就是肯尼迪与克林顿,一个被暗杀,另外一个被搞得声名狼迹。

    在关系到国家根本利益,特别是众多大企业根本利益的关键技术上,真正其主导作用的也是美国的企业,特别是由企业背景的利益集团,而不是联邦政府。如此一来,就算美国国务卿在巴黎做了再多的保证,哪怕这些保证都以立法的方式得到了肯定,只要最终违背了美国的利益,或者说失去之后不会损害美国的利益,美国企业都能以再立法c或者废除立法的方式来收回承诺。

    美国不是没有这么做过,而是经常这么干。比如在20世纪90年代的海湾战争前,美国就承诺,所有出兵的盟国都有机会分享战胜伊拉克c帮助科威特复国之后带来的好处,而且这也是其他国家出兵的主要动机,可搞到最后,为了不让其他国家分享战果,美国没有一气呵成的推翻萨达姆政权,而是等了十多年,才用第二场战争把萨达姆送上了绞刑架,而那些在海湾战争期间出钱出力出兵的众多欧洲国家没有一个能够捞到好处。

    所谓吃一亏长一智,法国不是没吃过亏,而是吃过很多次亏。

    任何智商正常的政治家都应该知道,美国的保证当不了数,而且美国是世界上最擅长玩弄手段的国家。

    问题是,法国总统非常重视美国国务卿的建议,而且表达出了合作意向。

    事实上,这就是关键。

    作为情报机构,军情局绝对不会在提交给政府官员,特别是高级官员的情报书中提到任何主观意见。即便某些时候,像裴承毅这种与军情局有关系的官员会要求军情局在情报报告中提出建议或者意见,刘晓宾也会非常小心,绝对不会提出过于尖锐,而且带有明显偏见的建议。

    可以说,在保持客观公正上,刘晓宾与李存勋完全一样。

    如此一来,在报告措词上,刘晓宾显得非常小心,比如在提到法国总统回答美国国务卿提议的时候,他用的就是“感兴趣”这个模棱两可的词。虽然在前面还有一个定语,但是这个词本身就表示法国总统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