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六十六章 最后的努力(第3/4页)  国策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央行就抛掉人民币,换进美元或者欧元,如果美元贬值,则换进人民币或者欧元。因为共和国与美国的政策往往相互对立,而且国际金融市场也会根据共和国与美国的政策发生波动,所以人民币贬值往往意味着美元升值,而美元贬值则往往等同于人民币升值。如此一来,共和国与美国当局都不会轻易让货币贬值,因为这会让地方获得好处。

    可以说,这也正是2035年之后的10多年间,在两强相争的情况下,国际金融市场能够保持稳定的主要原因。事实上,这也正是冷战的一大特点。在美苏冷战期间,双方货币的币值也相对稳定,为了使货币汇率保持稳定,双方甚至会牺牲部分国家利益。比如在越南战争期间,美国的经济就出了问题,美元就应该贬值,但是直到70年代中期,即阿拉伯国家发起针对西方世界的石油战争,引发了经济危机之后,美元才大幅度贬值,而在此之前,美国政府一直在维护美元的币值。

    正是如此,当美国与共和国先后在金融上做文章的时候,才会有人认为世界大战即将爆发。换句话说,只有在为世界大战做准备的情况下,两国才会在金融领域展开厮杀。要知道,只要美元与人民币大幅度贬值,即便双方改变初衷,不再认为战争能够解决问题,希望避免战争,也无法挽回金融上的损失。也就是说,走到这一步,不管双方是否愿意,别说后退,即便停止前进,都将输得一干二净。

    由此可见,欧盟确实在为阻止战争做最后的努力,而且找对了方向。

    以当时的情况来看,如果美国与共和国当局有避免战争的想法,只要能够挽回双方在金融领域的损失,就有可能让双方回心转意,不再把战争当成打垮对手的唯一方法,而具有这个能力的也就只有欧盟。

    峰会上,欧盟轮值主席意大利总理明确表示,欧盟愿意与其他任何国家共同维护国际金融市场稳定发展。

    问题就在这里,共和国与美国当局有避免战争的想法吗?

    答案显然是否定的。

    原因很简单,在做出如此重大的战略决策之前,共和国与美国的领导人都不会把希望寄托在欧盟身上,也就不会想到欧盟会出面阻止战争,也就不可能在已经启动了战争计划的情况下,或者说在达到希望通过战争达到的目的之前,双方不会接受欧盟调停。

    正是如此,在到达布鲁塞尔之前,共和国国家元首就在接受新华社记者独家采访的时候表示,人民币大幅度贬值是应对美元霸权地位的唯一办法,而要改变现状c阻止国际金融市场恶化,唯一的办法就是让美元主动交出霸权地位,建立更能体现共和国c以及其他国家利益的国际金融秩序。

    这番话,并不表示共和国的最终目的是让美元完蛋。

    因为美元一直是美国掠夺其他国家的工具,所以美元也成为了维持美国繁荣,特别是维持浪费型美国社会的支柱。用共和国社科院院士c金融学家林泰升的话来说,如果没有由美元支撑起来的金融霸权,美国不但不可能称霸全世界,占人类总量不到5的美国人也不可能消耗掉近60的资源。要知道,直到2050年,共和国的人均资源消耗量仍然不到美国的一半,总消耗量也仅与美国持平。由此可见,所谓的“美国式生活方式”,实际上就是建立在霸权基础上的,以掠夺c奴役其他国家建立起来的高消费生活方式,绝对不是值得推广的生活方式。

    美元完蛋,实际上就是美国沦落为二流国家的主要标志。

    这一点,英国就是美国的前车之鉴。在“日不落帝国”时期,英镑是全球最强势的主流货币,而且是流通最广泛的货币。随着英国国力衰微,沦落为二流国家,英镑的国际地位也一落千丈,最终成为了历史。

    从这个角度看,也不可能通过打垮美元来打倒美国。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