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七十二章 归宿(第3/4页)  国策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人都认为,古巴需要一个能够率领国家度过难关的领导人。

    问题就在这里,这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领导人?

    在此之前,几乎所有人都认为,劳恩斯是卡西利的接班人。不管怎么说,能够接替卡西利出任国家元首,已经证明了劳恩斯的地位。问题是,劳恩斯逼宫已成事实,而且死于刺杀也是事实。更严重的是,以古巴的政治体制,在劳动党内,没有第二个人拥有劳恩斯的地位与影响力。也就是说,随着劳恩斯完蛋,劳动党在短期之内很难推出一个具有全国影响力的领导人。事实上,这也正是卡西利不得不在7月中旬回到古巴的原因,毕竟除他之外,劳动党没有更好的选择。

    前面已经提到,卡西利年龄太大,而且身体健康成问题。

    作为临时领导人,卡西利是个不错的选择。

    事实也确实如此,在他回国之后,古巴的国内局势迅速稳定了下来。虽然在7月24日的时候,发生过针对卡西利的阴谋事件。根据古巴当局公布的消息,当时卡西利计划前去慰问退役老兵,因为收到警告而取消行程,随后安全部门找到安置在老兵福利中心的一枚遥控炸弹,并且逮捕了数名嫌疑人。但是到7月底的时候,绝大部分古巴政党都宣布接受以卡西利为首的劳动党的领导,古巴社会也恢复正常秩序。

    问题是,谁都知道,卡西利不可能一直干下去。

    8月初,在劳动党的全体会议上,卡西利提出了选举接班人的事情。

    毋庸置疑,这绝对是一个非常敏感的话题。

    虽然按照劳动党公布的消息,前往共和国就医后,卡西利的病情已经稳定了下来,颅内的弹片也取了出来,消除了病灶,但是谁都知道,卡西利已经垮了,不再是当年那个屡屡创造奇迹的领导人,而是一个精神不振的老人。

    也就在这个时候,古巴劳动党内部也出现了是否需要进行政治改革的声音。

    从某种意义上讲,卡西利时代的古巴,实际上就是在效仿王元庆时代的共和国,因此很多人将卡西利比喻成古巴的王元庆。

    众所周知,王元庆最大的成就不是打垮日本与征服印度,而是搞了政治改革。

    如果说打垮日本与征服印度,为共和国消除了两大潜在威胁的话,那么政治改革就为共和国挑战美国奠定了基础。可以说,如果没有政治改革,仅仅在经济上做文章,共和国在2013年之后取得的技术优势最多能够维持50年的繁荣,在2060年到2070年间,就会被美国超越。毕竟维系一个国家稳步发展的主要因素不是一两样先进技术,而是一个体制健全的社会,以及建立在这个基础上的政治制度。

    虽然古巴不是共和国,也成不了共和国那样的世界大国,但是作为一个拥有2000万人的国家,只要古巴的领导人有点雄心壮志,就会像王元庆那样,在国家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的时候推行政治改革。

    从这个层面上讲,卡西利在古巴扮演的角色更像是纪佑国,而不是王元庆。

    要知道,古巴经济能够在2035年之后腾飞,并且在10多内,从一个比较落后的国家发展成为拉美地区的经济强国(按人均收入计算),与卡西利坚持不懈的奋斗有密不可分的关系。更重要的是,古巴创造的经济奇迹,已经打破了“拉美魔咒”,即拉美国家也有机会成为发达国家,与阿根廷一同在拉美国家中引发了“第二次独立浪潮”,即通过正确的国家战略推动经济发展。这一影响,远远超过了古巴自身经济发展。

    自从美国推行“门罗主义”之后,“拉美化”成了一个贬义词,几乎所有拉美国家都没有能够摆脱社会贫富差距扩大,国内消费不振与经济发展停滞的影响。归根结底,这与美国的“拉美战略”有密不可分的关系,因为在美国当局看来,一个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