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七十九章 利益同盟(第2/4页)  国策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集团的各个子公司c以及共和国的其他企业提供更加便利的融资渠道。促进实业发展。

    在众多实业中,制造业肯定最为重要。

    虽然受共和国相关法律限制,比如《反垄断法》就对资源类企业进军制造业做了明确规定,所以三坚集团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军工企业,但是谁也不能怀疑三坚集团与军事工业的密切关系,即便抛开资源与金融,仅以制造业来说,三坚集团在军火产业中都拥有巨大的影响力。原因很简单,三坚集团旗下的7家与制造业有关的子公司中,有5家从事机器设备生产,只有2家面向消费市场。也就是说,三坚集团旗下的制造企业是生产机器的企业,也就是“制造业的制造业”。根据三坚集团2050年的年报,在其营销额中,制造业只占了不到一成的份额,但是制造业所涉及的领域超过了资源产业,仅次于金融业。按照三坚集团自行披露的资料,其制造业在共和国国内高端数控机床市场所占的份额就高达33,排名全国第二,全球第四。

    如果算上三坚集团的资源产业与金融产业,该集团在军事工业领域的影响力绝对超过了中重集团。因为三坚集团旗下的金融公司持有中重集团大约27的股票,加上蔺彦博以三坚集团名义成立的慈善基金所持有的中重集团的股票,三坚集团实际上是中重集团的第一大股东,所以在军火领域,三坚集团绝对不是旁观者,而是直接的参与者,更是共和国现代军事工业体系的建设者。

    正是如此,蔺慕勋才在当选代表的第一年就成了军事委员会的主席。

    要知道,在蔺慕勋之前,军事委员会的主席都与军火企业有直接关系,而蔺彦博是第一个以资源企业前董事长身份成为军事委员会主席的代表,更是该委员会有史以来,身价最高的主席。

    至于影响力,更加不用多说了。

    当然,蔺慕勋的影响力不仅仅局限于商业领域。从某种意义上讲,步入政坛后,他与共和国高层领导人的关系更加引人瞩目,其中自然包括与裴承毅的个人友谊。

    虽然裴承毅从未拿过蔺慕勋的一份钱,但是蔺慕勋从未忘记感谢裴承毅。早在2042年的时候,蔺慕勋就在资源行业协会的一次高层会议上,提出应该以某位共和国高级将领的名义成立一个专门针对伤残军人的慈善救助基金。

    蔺慕勋为此提出,由三坚集团领头,叶宏集团等其他在共和国对外扩张中获得巨大好处的集团参与,募集1500亿元,以每年7的比例为所有在中东战争及之前的战争中负伤而使去劳动能力的伤残军人提供基本生活救助与必要医疗保障,各家资源企业每年拿出纯利润的1来加强该基金,以便为今后在战争中负伤而失去劳动力的伤残军人提供救助,为共和人解决后顾之忧。

    这一提议不但得到了叶宏集团的支持,也得到了其他众多资源企业的支持,当时就有人提议,应该以裴承毅的名义来成立该基金,毕竟按照共和国的相关法律,私人企业不准直接向军人提供好处,只能以军人c或者公立企业的名义向军队捐款。

    虽然这件事情因为受到蔺彦博c李成文与叶永畿等人反对,最后不了了之,但是从中可以看出,蔺慕勋与裴承毅的关系确实非同一般。

    按照一些西方新闻媒体的说法,裴承毅能够在2042年顶替帅永康,出任共和国国防部长,就与蔺慕勋等人的支持有密不可分的关系。

    根据n在当时做的报道,在2041年底,也就是中东战争的大规模军事行动结束后不久,蔺慕勋就多次前往共和国元首府,以共和国头号商人的身份向顾卫民施压,随后顾卫民就将裴承毅调了回来,没让裴承毅卷入耗时数年的停战谈判,而是把这件非常艰苦的工作丢给了袁晨皓(后来又丢给了苏劲辉),让裴承毅获得了进入政坛的机会。到2047年的时候,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