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十三章 积极谋划(第3/4页)  国策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吉克斯坦的俄军也能对这条运输线构成致命威胁,至少会迫使共和国在中亚地区部署重兵。

    在战略安全问题上,根本没有商榷余地。

    早在年初的军事高层会议上,袁晨皓就重点强调了中亚战略运输线的重要性。按照他的观点,虽然这条运输线在战时的运输能力也就只有1亿吨左右,仅为通过印度洋输入共和国的物资总量的十分之一左右,但是这十分之一的运力却能够决定战争胜败,因为在共和国需要进口的27种重要战略资源中,有22种来自西亚与东非,其中7种的主产地在西亚与东非。更重要的是,作为最重要的战略资源,稀有金属矿的全球主要产地有5个,一是东南亚的老挝c二是东非的苏丹c三是西非的尼日利亚c四是南美洲的秘鲁一智利一玻利维亚c五是大洋洲的澳大利亚(实际产地还有共和国c美国与俄罗斯,只是这三个国家要么封存了所有的稀有金属矿,要么不对外出口),而与共和国关系密切的就有老挝c苏丹与尼日利亚。老挝近在咫尺c不会受到太大的影响,尼日利亚远在西非c战时可利用度并不大,关键就是东非的苏丹。到2055年,从苏丹进口的稀有金属矿与稀有金属初级成品占到了共和国总消耗量的四成左右。由此可见,确保苏丹的稀有金属矿顺利进入共和国,绝对是确保共和国战争机器正常运转的关键所在。虽然海运的效率远高于陆运,而且平常也以海运为主,但是在战争时期,海运的风险远高于陆运,所以确保从巴基斯坦到共和国西北地区的铁路交通线就显得至关重要了。

    基于这个目的,袁晨皓一直坚持将中亚地区设为主要战区。

    因为一直由袁晨皓负责制订战争计划,所以在之前提交审议的几份计划中,均把中亚当成主要战场,而且均以积极进攻来化解危机。

    说直接点,如果有必要的话,共和国应该率先向俄罗斯宣战。

    为此,在2057年初,袁晨皓就在编号“甲2057一01a”的战争计划中明确提到,在主动进攻的情况下,共和队最多只需要6个月就能扫荡整个中亚地区,歼灭盘踞在哈萨克斯坦c乌兹别克斯坦与土库曼斯坦境内的俄军,将战线推进到伏尔加河东岸。即便不向俄罗斯本土进军,也能确保在中亚地区的战略优势。当然,整个计划中,最关键的不是作战时间与作战范围,而是作战投入。按照袁晨皓的估计,只要进攻果断迅猛,最多只需要动用5个主力战斗单位与5个标准战斗单位,即投入25万地面部队,外加2500架作战飞机(包括支援航空兵的运输机)与5个独立炮兵单位(为了加强陆军的独立作战能力,在2055年的时候新增了独立炮兵单位,其编制规模与战斗单位的炮兵旅相当),弹药等作战物资的消耗速度在每日50万吨到100万吨之间,6个月的总消耗量在12亿吨左右。虽然物资投入总量非常惊人,远超过中东战争,但是考虑到战区范围与交战对手,以及基本交战性质,这点消耗量就不足为奇了。更重要的是,如果只需要投入25万地面部队的话,还不会对共和国在其他方向上的作战行动产生太大影响。

    可以说,袁晨皓的这个计划非常有吸引力。

    根据未获证实的消息,时任国家元首的颜靖宇就对这一计划非常感兴趣,甚至单独找袁晨皓谈了几次。

    问题是,在这个计划中,袁晨皓疏忽了一个非常关键的问题。

    那就是,发起战争容易,结束战争困难。

    俗话说,就是骑虎容易下虎难。

    在中亚地区主动发起进攻,等于向俄罗斯宣战。虽然以共和国的国力,击败俄罗斯不是什么难事。用一些将军的话来说,别说将俄罗斯赶出中亚地区,只要共和国能够承受足够的战争伤亡与损失,甚至能将俄罗斯赶出亚洲。但是与俄罗斯的战争,绝对不是一场规模有限的局部战争。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