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六十一章 功败垂成(第3/4页)  国策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任务。

    正是如此,第90战斗单位的任务就是扫荡巴尔喀什湖与咸海以南地区。

    虽然南哈萨克斯坦地区的面积仅占全国的10左右,但是得益于萨雷苏河c楚河与锡尔河,以及南面的天山山脉与帕米尔高原,这里是哈萨克斯坦最富庶c也是人口最集中的地区。万幸的是,该地区邻近共和国,以及与共和国关系密切的吉尔吉斯斯坦,所以该地区的民众普遍亲华。

    受此影响,第90战斗单位的进军速度非常快,甚至一度超过第九战斗单位。

    在2057年的最后一天,第90战斗单位的先头部队就到达锡尔河河口地区,并且北上控制了交通枢纽阿拉尔斯克镇。如果按照正常情况,第90战斗单位应该沿铁路线北上前往十月城,争取在这里与第九战斗单位会师,然后随同第九战斗单位西进,在占领阿特劳东北面的马卡特(交通枢纽)之后与第九战斗单位分道扬镳,转向南下,攻打里海东岸曼吉斯套州首府阿克套。

    显然,第90战斗单位没有这么做。

    占领阿拉尔斯克后,第90战斗单位沿着咸海北岸的公路线,一直推进到的大巴尔苏基沙漠南面的库兰德,然后动用数十架垂直起降运输机,在一夜之间将战斗旅5000多名官兵与全部重装备送到了400多千米外的别伊涅乌,一举占领了阿克套东面的交通枢纽中心,并且为进军阿克套做好了准备。

    因为不是主力战斗单位,支援旅只有1个航空营,配备的垂直起降运输机仅为主力战斗单位的三分之一,运送作战部队的问题不大,可是要保障作战部队全力作战,几乎是不可能的事情,特别是在后勤保障线超过500千米的情况下,更加难以为继。所以在2058年的前3天,第90战斗单位没有进军阿克套,而是向阿拉尔斯克运送了上百艘高速气垫船与水翼艇,在咸海组建了一支规模不俗的“舰队”。依靠这支“舰队”,通过铁路线运送到阿拉尔斯克的物资可以迅速送到咸海西北岸的库兰德,再由垂直起降运输机送往别伊涅乌,最后由列车运往前线,从而确保了前线进攻部队的后勤保障。

    按照总参谋部制订的计划,第90战斗单位最迟将在5日天亮前占领阿克套,并且控制这座里海东岸最大的港口城市。如果第九战斗单位能够顺利占领阿特劳,并且打通铁路交通线,共和国陆军就能分两路越过里海,进攻俄罗斯的内高加索地区。

    虽然从战术上讲,越过里海的代价并不小,比如共和国陆军就得动用战略空运力量向阿克套与阿特劳运送上百艘登陆艇c或者动用至少1个旅的陆战队c或者集结规模相当的低空突击部队。更重要的是,即便能够在里海西岸登陆,并且成功建立登陆场,如果不能在里海北岸取得突破,打通前往内高加索地区的铁路线,地面进攻仍然会因为物资保障难以为继而变得困难重重。但是从战略上讲,只要共和队能够避开乌拉尔河西岸的俄军,准确的说,是绕到俄军乌拉尔方面军的后方,俄军统帅就得有所顾虑,甚至会主动从乌拉尔河西岸撤退,从而降低乌拉尔河方向上的作战难度。更重要的是,如果共和队能够占领内高加索地区,不但会使高加索地区民族问题变得更加复杂,还会对外高加索地区的几个国家产生影响,让格鲁吉亚c阿塞拜疆与亚美尼亚有所动摇。事实上,只要阿塞拜疆倒向共和国,向共和队提供进军通道,共和国陆军就能从里海南岸绕过来,在外高加索方向上开辟第三条战线,使俄军在高加索地区的防线腹背受敌。甚至可以说,到时候,共和国不需要动用一兵一卒,完全可以让对高加索地区c以及里海资源非常感兴趣的伊朗出兵,迫使俄军调整高加索地区的防御部署,从而牵制数十万c乃至上百万俄军。

    由此可见,只动用了2个战斗单位,共和国陆军就在中亚战场上取胜。

    用袁晨皓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