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六十七章 主力对决(第3/8页)  国策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句话说,如果共和国舰队已经顺利会师,就应该迅速向西挺进,利用美军舰队犹豫不决的机会,抢占有利的攻击位置,然后在美军舰队之前发起攻击,彻底歼灭美军舰队。只有在没有顺利会师的情况下,共和国舰队才会大张旗鼓的袭击逃跑的快速运输舰,故意制造声势,让美军舰队如临大敌,从而在情况相对有利的情况下,主动放弃唾手可得的战果,逃出印度洋。

    不得不承认,美军指挥官的这一分析有些道理。

    正是如此,在收到这条情报后,美军舰队没有转向南下,而是前往迪戈加西亚,并且在半个小时后就派出了3个大队的70多架重型舰载战斗机,对30度到150度方向上的海域进行全面搜索。

    实事求是的讲,美军指挥官的分析并没错,至少没有全错。

    当时,印度洋舰队与南海舰队确实没有会师。问题是,共和国海军在制订作战计划的时候就没有考虑让这两支舰队会师。从战后公布的一些数据来看,共和国海军从一开始就决定让两支舰队分开行动,南海舰队的任务是阻挡来自澳大利亚的支援力量,并且在击溃了澳大利亚方向上的美军海上作战力量之后,向西迂回机动,设法绕到美军舰队南面,迫使美军舰队在别无选择的情况下北上与印度洋舰队决战。虽然这一计划看上去非常大胆,甚至可以用疯狂来形容,但是在战场局势双向不透明,也就是美军不可能准确掌握共和国舰队活动情况的前提条件下,这一计划就有可行性。

    换个角度看,正是因为南海舰队明目张胆的袭击了迪戈加西亚c拦截了第三舰队c攻击了海上基地,美军指挥官才认为印度洋舰队没有前往马尔代夫群岛海域,而是在南下后不久转向东行,与南海舰队会师,并且在南海舰队附近活动。也就是说,只要美军前去对付南海舰队,就会遭到更加强大的印度洋舰队的突然袭击。受此影响,美军才没有转向东进,也没有急着南下,而是北上前往迪戈加西亚,准备避开南海舰队的“锋芒”,首先找到跟在南海舰队附近的印度洋舰队。

    从这一番部署中可见,关键不是南海舰队,而是印度洋舰队。

    根据共和国海军的作战记录,直到6日上午,印度洋舰队都在马尔代夫群岛海域,并且在当天中午之前南下。

    也就是说,美军舰队与印度洋舰队正好相向而行。

    不同的是,印度洋舰队没有出动侦察机,所有前进侦察任务都交给了配备有专业侦察设备的岸基远程海上巡逻机。

    不得不承认,共和国海军对大规模战争的准备远比美军充分得多。

    从前面的介绍可知,中美开战后,双方均在第一时间摧毁了对方的军事卫星系统,所以双方都缺乏有效的侦察与监视手段。虽然得益于日新月异的科学技术,现代化的探测手段层出不穷,比如探测距离超过5000千米的战略警戒雷达c飞行高度超过40千米的超高空探测气球与飞得更高的超大型无人侦察机,但是相对而言,执行战术侦察任务c特别是具有时效性的战术任务时,最有效的侦察设备仍然是搭载了专业设备的战术侦察机,以及各种大航程远程巡逻机。

    这个道理谁都明白,可真正落实的却没有几个国家。

    别的不说,开战前,美国海军拥有侦察能力的远程海上巡逻机不到100架,而共和国海军拥有大约200架,并且能够通过增添侦察设备让另外300多架反潜巡逻机具备远洋侦察能力。由此可见,早在战争爆发之前,共和国当局就做好了在战争中失去军事卫星系统,不得不依靠传统手段作战的思想与物质准备。相对而言,美国的准备工作更多的停留在理论层面上,没有落实到具体行动上。

    当时,从印度南部的海军航空站c斯里兰卡的海军基地c以及马尔代夫福阿穆拉库岛机场起飞的远程海上巡逻机多达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