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七十章 太平洋的枷锁(第2/8页)  国策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其中就包括关岛c而且关岛的地位与巴拿马运河c苏伊士运河c马六甲海峡c曼德海峡(亚丁湾与红海之间的海峡)c直布罗陀海峡c霍尔木兹海峡等被列为最为重要的“海上咽喉”。

    2015年的第四次印巴战争之后,随着共和国的崛起变得势不可挡,美国当局调整了全球战略部署,在提高迪戈加西亚的战略地位时,也提高了关岛的战略地位。有理由相信,在这个时候,美国当局就意识到,中日之战在所难免,不管是扶持日本遏制共和国,还是在日本战败之后填补西太平洋战略防线上的漏洞(从地理位置上就可知道,日本列岛在西太平洋战略防线上的重要性不在马里亚纳群岛之下),都得将关岛当成战略基地。次年,中日东海战争爆发。虽然这只是一场规模非常有限的局部战争(甚至有人认为是一场地区冲突),但是中日矛盾已经激化,全面战争只是迟早的事情。也就是在这个时候,美国当局以协助日本防御为名,开始在关岛大兴土木,并且在北马里亚纳群岛的提尼安岛做文章,做出了将整个马里亚纳群岛纳入西太平洋战略防御圈的决策。

    作为战略军事基地,关岛只是军事基地群的核心部分,或者说是统称。

    面积接近600平方千米的关岛不但是群岛中面积最大的岛屿,还占了群岛陆地总面积的六成左右(关岛的自然面积只有540平方千米,在过去几十年间,美国当局为了扩大军事基地,在海上填出了大约60平方千米的陆地)。得益于此,以及相对平坦的地形(除了南部的火山山脉之外,北部的石灰岩高地与西部的沿海平原都很平坦),关岛也是群岛中最适合建设军事基地的岛屿。当初,美国在击败西班牙之后,没有拿下整个马里亚纳群岛,单单占领关岛,与关岛的地理环境不无关系。

    事实上,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前,关岛只是美国在西太平洋上的一颗棋子。

    不管怎么说,19世纪末的时候,美国不是超级大国,也没有争当超级大国的野心,从西班牙手里夺取关岛的直接意图是为了在前往菲律宾的跨太平洋航线上获得一座能够让舰队与船只临时停靠的中转站。要知道,19世纪末的时候,战舰用的是燃煤锅炉,续航能力都非常有限,没有几艘舰艇具有上万海里的跨洋航行能力,即便从珍珠港出发,也要航行近万千米才能到达菲律宾,关岛位于夏威夷与菲律宾之间(到珍珠港的航程为7000千米,到马尼拉的航程为4000千米)。由此可见,美国在打败西班牙之后,独独占领关岛,只是为了更加便捷的前往菲律宾。

    即便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关岛的军事价值也不是很突出。众所周知,美国大兵还没有登上日本本土,由b一29投下成千上万的燃烧弹与2枚原子弹就让天皇屈服,第二次世界大战也以日本无条件投降的方式宣告结束。只不过,在日本天皇下投降诏书之前,美军制订了一份登陆日本本土的作战计划,登陆部队不是从尼米兹主导的太平洋战区出发,而是从麦克阿瑟主导的西南太平洋战区出发,即以琉球群岛中的冲绳岛为跳板,首先登陆日本列岛西南的九州岛或者四国岛,然后再在东京湾登陆。由此可见,即便美军打上日本本土,关岛也不是出发基地。事实上,在此之前的战略轰炸中,美军的b一29轰炸机是从塞班岛与提尼安岛出发,为之护航的p一51战斗机是从硫黄岛出发,关岛上只有一座备用机场,以及供运输船只停靠的码头。让美军选择了面积较小的塞班岛与提尼安岛的原因很简单,这两座岛屿距离日本本土更近,能够缩短轰炸机的往返飞行时间,节约不少燃油。

    直到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也就是美苏冷战期间,关岛的军事价值才稍有体现。

    事实上,因为在美苏冷战期间,美国当局更加重视由日本列岛c琉球群岛c菲律宾群岛c大巽他群岛与马来半岛构成的“第一岛链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