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七十八章 主力舰(第2/8页)  国策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别的不说,美国海军的“先进海上战术测试平台”的外形就与共和国海军的“非直接瞄准海上火力投送平台”非常相似,而且显得粗糙一些,因此完全可以相信,美国海军“山寨”了共和国海军的开发成果,而且学得不是很到位。

    这也很容易理解,“非直接瞄准海上火力投送平台”是一种全新概念的制海舰,不但外形奇特,战术使用也与以往的战舰截然不同,就算能够模仿,也最多只能得其表,而很难掌握其精髓。

    事实上,就连共和国海军的很多官兵都无法理解这种新式战舰,以及代表的新式战术。

    仅从外形上看,被海军正式命名为“秦”级(以春秋战国时期的国家命名)的“非直接瞄准海上火力投送平台”(一般情况下,海军官兵称其为炮舰或者主力舰,而西方国家则称其为战列舰或者主力舰,所以后面通称为主力舰)与历史上的任何一种战舰都没有多少共同之处,反而与海军航空兵的j一22战斗机有点神似,即整艘战舰成规则的多边形,而且外表面非常光滑,几乎没有突出物。

    基本船型上,“秦”级抛弃了被高速舰船普遍采用的双体与三体结构,而是回到了原来的设计上,为单体船。当然,绝对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弹体船。仅从外形看,“秦”级的船体与美国海军在21世纪初设计的ddg1000,即“朱姆沃尔特”级驱逐舰非常相似,即舰体水线以上部位向内倾斜,并且非常光滑。不同的是,“秦”级将这种倾斜结构延伸到了舰体水线以下部位,而且一直延伸到7米左右,然后才以110度的转交内收,形成钝型舰底。受此影响,很多人都认为,“秦”级的这一舰底结构主要是为了防御鱼雷,并且提高被鱼雷击中后的生存概率。事实上,“秦”级的舰底设计与抵抗鱼雷攻击完全无关,与提高生存能力更是扯不上关系。这一设计的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在采用单体船型的基础上,让航行速度达到海军的战术指标,即最大航速超过70节。正是如此,“秦”级采用了“前浅后深”的吃水结构,即战舰的龙骨并不是水平的,而是从首部向后倾斜,在距离舰尾大约四分之一个舰长时达到顶点,然后向舰尾收起。结合特殊的舰底结构,“秦”级的水下部分,实际上就是一个巨大的冲浪体,在高速航行的时候,舰底具有飞机机翼的效果,即产生相当于战舰排水量六成的浮力,缩小吃水,减小湿面积,也就减小了航行阻力。做个形象的比喻,“秦”级就是一艘放大了数百倍的快艇!

    如果说为了提高速度采用特殊的水下结构还有点道理,那么“秦”级的水上结构就让人难以理解了。

    首先就是为是没要采用单体船型,而不采用更有利于提高速度的双体与三体船型。按照海军给出的答案,“秦”级并不承担支援航空作战的任务,对甲板面积的要求不高,也就没有必要采用多体船型。显然,这个道理根本说不通,因为多体船型的主要好出不是提供宽大的甲板,而是提高航行速度(“重庆”级以前的航母都是单体船型,照样拥有非常巨大的飞行甲板)。从实际情况出发,“秦”级采用单体船型的主要目的应该是降低被弹面积。要知道,作为一种用电磁炮作战的战舰,肯定得考虑遭到敌人炮击时的生存问题。因为电磁炮是高弹道火力,炮弹几乎是垂直落下的,所以船体的宽度就成为了衡量中弹率的主要指标,也是制约生存能力的主要因素。毋庸置疑,甲板面积宽大的战舰,肯定更加容易被砸下来的炮弹击中。

    受此影响,“秦”级的水上结构几乎是水下结构的翻版,只是更加夸张。从正面看,战舰就是一个三角形,侧壁从水线处以15度的倾斜角笔直向上延伸,并且在舰体中线上方交汇。因为舰首为锐角三角形,所以从侧面看的话,又是从舰首的水线处以30度的坡度向后方延伸,并且在距离舰尾大约三分之一舰长处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