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八十二章 大好机会(第3/8页)  国策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和国远在万里之外,而美国就在大西洋对岸,俄罗斯则在身边。

    在强大的军事压力面前,爱沙尼亚c拉托维亚与立陶宛先后妥协,放宽了对过境物资的限制,只是为了给出个说法,将物资过境费提高了好几倍,而且要求用硬通货支付,而不是拿纸币忽悠。

    对此,共和国也非常无奈。

    事实上,从波罗的海3国在这个时期的举动来看,有理由相信,欧盟肯定与美国达成了秘密协议,即在以保卫双方共同利益为最高目的的大前提下,尽量维持和平友好的双边关系,并且在国际关系准则允许的范围之内,尽量给予对方便利。

    作为中立方,欧盟的选择没有错。

    站在美国的立场上,欧盟保持中立也算是能够接受的结果。

    不管怎么说,美国增兵俄罗斯已成定局。

    根据美国当局的相关资料,在7月份,美国陆军总共向俄罗斯增派了包括8个主力师在内的12个师,另外还运送了重量超过1200万吨的各类作战装备,以及大约1000万吨的弹药物资。到此,在俄罗斯的美军已经达到24个师,其中20个师拥有完备的战斗力,作战兵力超过40万。如果包括派驻俄罗斯的美国空军第4航空队c以及美国陆军航空兵的加强部队,俄罗斯战场上的美军总兵力超过55万。

    不管用什么标准衡量,这都是一支不可小觑的战斗部队。

    要知道,到这个时候,俄罗斯陆军剩余的主力部队连20万都不到,而共和国陆军投入大陆战场的总兵力才120万,其中主力部队仅有30万。可以说,单就战斗力而言,俄罗斯战场上的美军已经超过俄军,成为共和国陆军的主要对手。如果考虑到美军还拥有强大的空中支援力量,那么美军的威胁更加不容小觑。

    回过头来看,也就不难明白,裴承毅为什么希望美军把重点转向俄罗斯了。

    设想一下,如果将这些美军投放到中东战场上,会是个什么结果?要知道,在全力增援俄罗斯的情况下,美军在中东地区也有大约20万地面部队。也就是说,在不向俄罗斯增兵的情况下,只需要向中东地区增派20万地面部队,也就是在6月底的时候,美军就能在中东发动一场足以取得重大胜利的战略进攻。虽然在第二轮进攻战役结束的时候,共和国已经控制了高加索通道,能够将大陆战场上的部队派往中东战场,但是在6月底,共和国陆军的主力仍然集中在大陆战场上,难以迅速完成战略转移,也就难以在中东战场上顶住美军的进攻。即便能够动用战略与战术空运力量,向中东战区增派数个战斗单位,稳住阵角,也必然进行战略收缩,从而使中东战局变得对共和国非常不利。考虑到欧盟在物资过境问题上的暧昧态度,裴承毅肯定得担心中东战局对中欧关系的影响。要知道,欧盟在没有能力前出争夺全球霸权的情况下,必然退而求其次,维护在环欧洲地区的霸权地位,也就会高度关注中东地区的局势。不管怎么说,美国不希望欧盟投靠共和国,共和国也同样不希望欧盟成为美国的帮凶。综合考虑各种因素之后,将美军锁定在大陆战场上,即让美军放弃中东c北上救援俄罗斯,能够最大限度的维护共和国的利益。

    当然,如果就此认为杜奇威的注意力已经转移到俄罗斯,那就大错特错了。

    前面提到,处理物资过境问题的时候,欧盟很有可能与美国达成了秘密协议。受此影响,即便俄罗斯战败,欧盟出兵东欧,抢在共和国之前控制白俄罗斯c摩尔瓦多c乌克兰与俄罗斯的西部地区,也不会因此与美国开战。如此一来,杜奇威就应该知道,欧亚大陆上的主战场不是俄罗斯,而是中东。说得准确一点,俄罗斯的结局不会让欧盟在两个超级大国间做出选择,可是中东局势的发展与变化却足以让欧盟挑边站队。换句话说,只要共和国消除了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