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九十七章 高消耗战争(第3/8页)  国策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但是对于作战半径上万千米,即便在满载情况下也超过了7500千米的战略轰炸机来说,这点距离根本算不了什么。占领斐济群岛之后,共和国海军就能在新喀里多尼亚部署护航战斗机,让天军把轰炸机部署在斐济群岛,从而让原本计划用来支持护航战斗机的海上基地参加其他方向上的作战行动。从整个太平洋上的战局来看,共和国海军还可以以斐济群岛为基地,进军南太平洋。哪怕南太平洋上没有几座值得攻占的岛屿,部署在斐济群岛上的远程海上巡逻机也能监视东面数千千米的海域,让美国海军无法向新西兰派遣舰队,更不可能派遣船队。也就是说,斐济群岛本身就是封锁西南太平洋的战略要地。综合这些因素,共和国海军没有理由不占领斐济群岛。

    当然,在是否攻打斐济群岛的问题上,最关键的还是要为此投入多少兵力。

    虽然以当时的情况,很多人都认为这个英联邦国家没有多少军事力量,而且在西有澳大利亚c西北有所罗门群岛c北有图瓦卢群岛与吉尔伯特群岛的情况下,美军没有多少理由在斐济部署重兵,等到美国当局认识到斐济已经成为战略要地的时候,已经来不及向斐济增派兵力了。也就是说,攻打斐济群岛算不上艰难的事情。但是从军情局提供的情报来看,攻打斐济群岛的难度不会比攻打新西兰低多少。

    从某种意义上讲,正是军情局的这份情报,让裴承毅在战略决策上非常小心谨慎。

    按照军情局的说法,早在2058年底,美军就开始加强斐济群岛的防御建设。虽然以当时的情况来看,美军增兵斐济的主要原因不是担心共和国以此来封锁澳大利亚与新西兰,毕竟当时共和国海军还在第一岛链西面活动,对澳大利亚与新西兰都没有威胁,甚至有人认为共和国海军永远也进不了西南太平洋。但是这种防范性的部署,在后来2年多里所产生的作用远远超过了美军的初衷。别的不说,美军准备将斐济群岛建设成战区兵力调度中心,因此修建了好几座大型军营,最多可以容纳数十万海军与陆战队官兵,还因此拓展了苏瓦港的吞吐能力,而这些努力在后来都变成了影响战局发展的重大战略举措。可以说,如果没有这些基础设施,美军根本不可能把斐济群岛变成太平洋上最为坚固的军事要塞,也不可能在这里与共和国海军鏖战10多个月。

    斐济群岛能够成为美军在西南太平洋上的军事要塞,关键还是在2059年。雅浦海战之后,受美国海军惨败影响,美国当局在重新制订太平洋战略的时候,做出了竭尽全力将共和国引向西南太平洋c减缓夏威夷群岛受到的压力c为本土防御争取充足时间的决策。为了达到这一目的,除了加强澳大利亚与新西兰的防御之外,美国当局自然考虑到共和队很有可能因此绕过澳大利亚与新西兰,以封锁c轰炸等方式控制西南太平洋。受此影响,美国当局除了在“限武谈判”中竭力拉拢欧盟(根据可靠的说法,正是为了拉拢欧盟,美国才向俄罗斯施压,让俄罗斯当局在最后关头做出了明智选择)之外,还得守住西南太平洋上的几处战略要地,其中就有斐济群岛。虽然没有理由相信,在2059年初的时候,美国当局就猜到共和国会出兵攻打斐济群岛,但是共和队南下西南太平洋已成定居,加上共和国在战略上的动员与准备,能够很轻易的联想到,如果西南太平洋上的战争在2060年爆发的话,共和国很有可能放弃攻占澳大利亚c甚至不会攻占新西兰。如此一来,共和国就得在西南太平洋上获得一处立足之地。就算理想选择是新喀里多尼亚,次要选择是瓦努阿图,可是为了保险起见,共和国当局仍然有可能做出攻打斐济群岛的决定。

    正是在这个大背景下,美军从2059年6月份开始加强斐济群岛的防御部署。得益于前期基础建设,美军增兵斐济群岛的难度并不大。更重要的是,斐济群岛一直是美军在西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