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一百零六章 大陆硝烟(第2/8页)  国策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从而让共和国海军无力向南大西洋派遣更多的作战舰艇,也就无法威胁到美国的制海权,让美国支持的喀麦隆能够在西非战场上获得更大的胜利,并且确保大西洋航线的安全。对共和国来说,目的也只有一个,让南非认清现实,做出明智选择,从而获得进军南大西洋的跳板,为打响大西洋战争打下基础。为了达到目的,美国与共和国都得争取在南部非洲战争中取得实质性的胜利。

    问题是,南非非洲离两个超级大国都太遥远了。

    从共和国的广州到坦桑尼亚的达累斯萨拉姆(赞比亚与津巴布韦都是内陆国家,距离两国最近的大型港口就是坦桑尼亚首都)的海上航线长达12000千米,而从美国新奥尔良到安哥拉纳米贝的海上航线也长达10000千米。更重要的是,南部非洲战争的主战场在博茨瓦纳,也就是在距离海岸线数百千米的内陆地区。如果在其他地方,几百千米的地面交通线算不了什么,可是在基础条件极端恶劣的南部非洲地区,这就是个大问题了。要知道,纳米比亚c博茨瓦纳c赞比亚c津巴布韦与安哥拉都是世界上最贫穷的国家之一,该地区也是世界上最落后的地区。从某种意义上讲,除非投入数量惊人的垂直起降运输机,并且建立数座大型航空站,不然该地区几百千米的地面交通线的保障难度是中东战场的5倍,或者相当于俄罗斯欧洲地区的10倍。事实上,就算美国与共和国都不缺乏垂直起降运输机,受场地与军人素质等因素限制,也不可能向交战双方提供太多的先进装备。拿安哥拉军队来说,在这个文盲率高达90的国家里面,军人中的文盲比例肯定更高,因为绝大部分安哥拉军人将参军服役当成了养家糊口或者是安身立命的唯一途径,而知识份子等有才能的人,根本没有必要参军。当然,赞比亚与津巴布韦军队的情况好不到哪里去,而博茨瓦纳与纳米比亚又是地广人稀的国家,不但军队规模不大,纳米比亚甚至没有一座像样的城市。受此种种因素的影响,南部非洲战争不但异常残酷,还非常缓慢。也正是因为这些因素,直到2060年,共和国与美国都没有向这个战场派遣正规部队。

    当然,共和国与美国没有立即卷入南部非洲战争,与南非也有很大的关系。

    不管怎么说,南非是一个典型的地区强国,就算在超级大国面前,像俄罗斯这样的准大国都不堪一击,更别说地区强国了。但是在世界大战中,在战前就保持中立的地区强国往往有更多的选择空间,而且超级大国也不能无视其存在。就拿南非来说,南部非洲战争爆发之后,南非就以南部非洲联盟与非盟领导国的身份出面调停,希望交战双方能够停止军事冲突,通过谈判解决矛盾。虽然南非的调停工作没有收到实质性效果,战争仍然在继续,但是在南非当局摆明了立场之后,交战双方仍然有所顾忌。2058年中期,也就是南部非洲战争爆发4个月后,南非跟纳米比亚与博茨瓦纳签署了维和协议,随后就向这两个国家派遣了维和部队,控制了位于两国边境地区的稀有金属矿藏,并且在该地区建立了难民收容营,为战争难民提供庇护。

    也就是说,在南部非洲战争爆发后不久,南非就插了一脚进去。

    毫无疑问,南非的这一行动让美国很是不满,反而得到了共和国的认同。当然,这也算得上是南非当局走的一招妙棋吧。要知道,就在出兵前不久,南非当局宣布在大战中保持中立,即不为交战双方的任何国家提供便利,而这一举动的直接受益者就是美国,最大受害者则是共和国。由此可见,南非在这个时候出兵控制住美国最想要的稀有金属矿藏,并且通过设置难民营的方式来控制冲突规模,对美国造成的负面影响远远超过了共和国,甚至有不少美国人认为,这是南非投靠共和国的举措。

    事实上,在南非出兵的时候,也就是2058年中期,南非根本没有理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