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一百零九章 决战战场(第1/8页)  国策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一百零九章 决战战场

    战争进入到第六个年头,对交战双方来说,局势都格外复杂。

    西方的圣诞节刚刚过去,在塞舌尔群岛附近海域活动好几个月的第二舰队的第21主力舰队c第23主力舰队与第22航空舰队就全速南下,经毛里求斯开往南非的福尔斯湾,并且在新年的第四天清晨就到达这处共和国海军在印度洋最南端的临时锚泊地(印度洋与大西洋的自然界线为好望角,因为在好望角东面,所以福尔斯湾在地理上属于印度洋),而在此之前十多日,共和国海军才从南非政府手里接管了这座天然港湾。

    严格说来,福尔斯湾并不是天然的深水良港。

    21世纪20年代末之前,福尔斯湾都不是港湾,开普敦港北面的桌湾才是港湾。直到排水量超过30万吨的超大型货轮兴起(超过了苏伊士运河与巴拿马运河的通行能力),以及从共和国到南美洲(主要就是阿根廷)的海运量迅速增长,开普敦在国际航海贸易中的地位才迅速提升,桌湾的容纳能力也愈发不能满足需要。30年代初,南非政府与开普敦地方政府决定开发福尔斯湾,在这里建设南部非洲与两洋交汇处最大的港口,并且为这一宏伟计划招商引资。可以说,当时南非政府野心勃勃,想趁此机会成为航运大国,并且利用两洋航线大赚一笔。可惜的是,好景不长,先是埃及政府决定投资1200亿美元(约合4500亿元,其中大半是国际财团的投资,共和国的金融集团就投了大约1000亿元)拓宽苏伊士运河,加大运河的通航能力,接着是巴拿马当局宣布与美国的多家财团合作,计划在20年内修通第二条能够供50万吨级超级货轮通航的航道(因为耗资巨大,所以最后改为拓宽原航道,并且以建造超大型船闸的方式来提高通航能力)。如此一来,南非兴建福尔斯湾航运中转中心的市场基础一下就不存在了。虽然从共和国本土前往南美洲部分地区,比如阿根廷的布宜诺斯艾利斯,从印度洋经好望角进入南大西洋仍然是最短c而且最安全的航线,而福尔斯湾正是这条航线上的主要中转站,但是这么一条比较单一的航线,连桌湾都塞不满,也就没有办法让面积大出10倍的福尔斯湾具有商业价值了。受此影响,到30年代中期,在招商引资不太顺利的情况下,南非当局不得不改变计划,在福尔斯湾南面的好望角与杭克勒普角之间修建了一条防浪堤。按照南非当局的规划,建好这条防浪堤之后,福尔斯湾将成为南非最理想的旅游目的地。

    起到作用的,正是这条涨潮时在海面下大约10米处,长约25千米的防浪堤改变了福尔斯湾的命运。从前面提到的可以知道,南非当局是想把福尔斯湾变成旅游胜地,以“好望角”为招牌,吸引世界各国的游客,特别是共和国的游客。要知道,在30年代初,每年到非洲国家履行的共和国游客已经突破了1000万人次,而且有望在10年之内增加到3000万人次之上,共和国也很有可能在2050年之前成为全球最大的游客输出国(美国在30年代初的年均游客输出量超过了2000万人次)。虽然无法将福尔斯湾打造成航运中心,如果能够将这座海湾变成能够吸引成千上万的境外游客的旅游胜地,南非的投入也不吃亏,甚至能够获得更好的效益。

    有意思的是,这条防浪堤,反而让福尔斯湾变成了优良港湾。

    可以说,这就是有心栽花花不成c无心插柳柳成荫吧。

    早在30年代末,即第二次马岛战争结束后不久,共和国海军为了进军南大西洋,看中了福尔斯湾,共和国当局也与南非政府接触过,希望租借福尔斯湾。为此,共和国当局不但给出了不菲的租金,还提出了其他优惠条件,比如以退税的方式鼓励游客前往南非,并且开设专门的直达高速旅游航班(从广州到比勒陀利亚的直线飞行距离高达1600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