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一百一十七章 政治决定战争(第3/4页)  国策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有更合适的海军助理人选为名,让华剑锋在辞职之后继续做远来的工作,直到找到合适的接替人选。

    当然,这已经是很久之后的事情了。

    依靠巨大的伤亡,陆战队在岛上站稳了脚跟。虽然共和国海军的准备很不充分,但是实力上的巨大优势是无法改变的。登陆作战的第二天,共和国海军舰队就赶到战场,用大口径电磁炮为陆战队官兵提供了强大的炮火支援,也让刚刚看到希望的美军彻底绝望。在猛烈的炮火面前,不管是人c还是装备,都没有幸免的可能。

    这一天里,共和国陆战队把2个旅的3万多名官兵全部送上了海滩。

    随着兵力增加,滩头阵地得到巩固,陆战队开始向内陆推进。战线拉开之后,美军的劣势就暴露了出来。说得直接一点,在无法确保部队在战场上灵活运动的情况下,战线拉长之后,美军就丧失了主动权,共和队则可以选择美军防线上的薄弱环节下手,让美军不得不被动防御。

    打到7月6日,局面完全改观。

    在将共和国陆战队赶下大海的希望破灭之后,美军只能退而求其次,把目标确定在稳固防御上,即利用坚固的防御阵地,给共和国陆战队制造巨大的伤亡,让共和国为这座岛屿付出足够高昂的代价。

    这个时候,共和国当局原本有办法改变局面。

    从军事层面考虑,巩固了滩头阵地之后,陆战队应该稳打稳扎,通过阵地争夺战来消耗美军的有生力量,削弱美军的抵抗能力与抵抗意志。更重要的是,这种稳步推进的方式能够争取到足够的时间,让后备部队赶上来,积聚起更加强大的进攻力量,为决定性的进攻打下基础。

    根据战后公布的一些资料,以当时的情况,最多只需要2个月,也就是到9月初,共和国陆战队就能聚集起足够多的兵力,而且到时候后勤保障也能通畅无阻。对于攻打一座面积接近10000平方千米的岛屿来说,2个月的准备时间算不了什么。更重要的是,从长远考虑,这2个月的时间可以在接下来的进攻中争取回来。按照陆战队制订的计划,如果在9月初发起总攻,最迟在年底就能打下波多黎各。

    问题是,这是一场政治决定一切的战役。

    共和国当局已经在开罗做出承诺,要把波多黎各变成犹太人的天堂,即便这座天堂很快就会落入共和国的手中,但是仍然被美国霸占着,共和国的颜面往哪放?更重要的是,按照共和国与欧洲达成的秘密协议,只有在占领了波多黎各,即有了新的犹太人定居点之后才会正式启动《开罗协议》,被困在中东战场上的数百万美军才能得到妥善安置,所以共和国当局没有别的选择,只能向军方施压。

    综合这些因素,一场原本应该没有多大难度的岛屿争夺战,变成了一场血战。

    陆战队好不容易站稳脚跟,在后方的催促下,根本没有得到充足的时间就在准备不足的情况下发起了进攻。

    暂且不说别的,在兵力不足的情况下,进攻等于在拿官兵的生命为胜利奠基。

    在接下来接近2个月的战斗中,陆战队的进攻一直不太顺畅。即便按照经共和国当局处理之后公布的战报,到9月初,3个陆战旅伤亡近3万名官兵,光是补充给前线作战部队的兵员就超过了2万。实际伤亡肯定比这个数字大得多,别的不说,最初的3个陆战旅撤下来之后,休整了大半年才恢复战斗力。

    更加糟糕的是,巨大的伤亡造成了很多不必要的麻烦。

    别的不说,在增援部队到达之后,光是换防就花了好几天。如果算上调整部署c变更作战计划等等,耽搁的时间将近1个月。

    正是如此,直到10月初,陆战队才组织起有力进攻。

    由此可见,如果没有急着发起进攻,而是花2个月时间做准备,在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