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一百二十二章 一发不可收拾(第2/4页)  国策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国的战后发展造成负面影响,甚至会使美国丧失成为全球老大的机会。相对而言,用两颗原子弹造成的心理影响,让红军老老实实的呆在铁幕后面,才是最理想的选择。要知道,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美国就让上千万军人退役,为社会补充了大批劳动力,而这些人正是美国战后复苏的关键力量。当时,美国留在欧洲大陆的地面部队还不到20个师,而在对面的红军有200个师。如果没有在广岛与长崎炸响了两颗原子弹,恐怕第三次世界大战就不会拖到100多年之后了。

    可以说,这也正是裴承毅面临的问题。

    从某种意义上讲,共和队在大战即将结束的时候展示大批先进武器装备,与对美国进行战略打击的目的基本一致。

    问题是,第三次世界大战中,并没有出现原子弹这种划时代的武器。

    虽然早在第三次世界大战爆发之前,就有人提出了第六代核武器,也就是所谓的“反物质炸弹”的基本概念,并且预测这种强大的武器不但具备毁灭整人类的能力,还具备毁灭整个地球的能力。但是这种威力巨大的,能够将一颗行星炸成碎片的炸弹并没研制成功,至少没有得到高度重视。除了反物质炸弹之外,还有很多新概念武器,比如气象武器c地质武器c基因武器等等,可是这些武器都没有能够从本质上超越核武器,即除了毁灭之外,没有其他效用。

    受此影响,再多的先进武器也无法代替战略轰炸。

    为了达到最大的震撼效果,让共和国能够在战后毫无悬念的成为世界霸主,并且争取到使国家恢复元气的时间,而不是在战后迅速陷入下一场战争,不但需要对美国本土进行全面战略打击,还要双管齐下,使用全部力量发起这场打击,用最少的时间收到最为显著的打击效果。

    这就是共和国最高统帅部批准战略打击行动的根本原因。

    当然,这只是个开始。

    实战早已证明,战略打击是瓦解敌人抵抗意志,消磨敌人士气的最有效的手段,也是削弱敌人战争潜力的最佳选择。早在逼近美国本土之前,共和国天军就对美国本土的战略目标c特别是部分关键目标进行了有限的战略打击。在这些行动中,最有名的c也是最重要的自然是针对51区的战略轰炸。

    这场轰炸,几乎彻底瓦解了美国的战略基础。

    众所周知,共和国能够迅速崛起,引领电力革命,关键就是掌握了常温超导技术,而这一技术的来源是一块神秘物质。根据未得到证实的消息,这块神秘物质要么属于地球的史前文明,要么属于地外文明c也就是所谓的外星文明,绝对不是人类文明的产物。更重要的是,美国能够跟上共和国的步伐,在电力革命中有所作为,掌握了常温超导技术,与其掌握的一些非人类文明的技术有很大的关系,而这些技术均来自一架坠落的飞碟,而这架已经严重损毁的飞碟就储存在被称为51区的美军基地里面。

    暂且不论到底是神秘物质更厉害一些,还是飞碟残骸更好一些。

    按照比较公允的说法,这次突然的轰炸行动,在很大的程度上终结了美国的超前科技研究工作,其中就包括至关重要的量子通信。

    前面提到过,量子理论本身并不复杂,也没有多少秘密可言,而量子理论在通信领域的应用早就得到世界各国的高度关注,技术平静只有一个,即如何获取与保存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的同态量子。

    只有解决了这个问题,才有办法使量子理论变成现实。

    根据战后公开的一些数据,美国在相关领域的研究并不比共和国晚,投入也不比共和国少多少。获取同态量子的办法是建造超大型加速器,让微粒子在接近光速的情况下发生碰撞,由此产生质变,获得同态量子。难的是如何捕获与维持这些同态量子。根据共和国公布的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