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一百二十三章 进军古巴(第2/4页)  国策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古巴排第三,而共和国本土的沸石储量非常有限,因此沸石对共和国的吸引力更大)。

    除此之外,古巴还有丰富的森林资源与旅游资源。

    问题是,对共和国的资本家来说,这些资源都显得过于遥远。要知道,不管是走巴拿马运河c还是走苏伊士运河c或者经好望角,从共和国本土任何港口到哈瓦那的航线距离都在20000千米以上,最远的接近28000千米,最近的也差不多21000千米,相当于横跨了整个地球。如此一来,即便古巴的资源非常便宜,算上运费之后,都很难跟共和国周边国家竞争。事实上,这也正是共和国宁愿与澳大利亚改善关系,从澳大利亚进口铁矿石,也没有必要与巴西套近乎的根本原因。古巴远远比不上巴西,自然没有巴西那样的吸引力,也就不大可能让共和国的资本家前去投资。

    可以说,如果没有某种特殊原因,古巴很难成为共和国的友邦。

    万幸的是,这个特殊原因确实存在,而且是任何力量都无法改变的。

    从某种意义上讲,地理位置限制了古巴的发展,也决定了古巴的重要性。

    古巴革命成功之后,苏联不惜一切代价将其拉入社会主义阵营,并且将其变成对抗美国的前沿阵地,就是因为古巴离美国非常近,近到用战术导弹就能对美国本土实施战略打击的程度。事实上,当年美国击败西班牙之后,策划古巴独立,就是希望将古巴变成美国本土的屏蔽墙,挡住外来威胁。不管怎么说,古巴的这种地理位置,让不得不更美国对抗c必须从美国手里夺过世界霸权的共和国没有更好的选择。因为共和国不是苏联,即便出于政治与国家战略需要,也不能强迫国内的民族资本家到古巴投资,也不可能以一场运动的方式来加强在古巴的存在,所以共和国拉拢古巴是一个漫长的c持续了几十年的过程。当然,这种稳步推进的方式,也是吸取了前苏联的教训,避免与美国在古巴问题上发生直接冲突,特别是在共和国做好战争准备之前发生冲突。

    总而言之,在政府支持与扶持下,古巴的经济建设在20年代初开始加速。

    因为共和国当局确实没有打算在古巴部署短程弹道导弹,甚至没有加强与古巴的军事合作,所以美国没有理由阻挠共和国企业在古巴的正常运作,只能以制裁的方式,让那些与古巴有染的企业不能进入美国市场。当然,这种制裁本身没有多少意义,最多只是给共和国的企业制造了一些不大不小的麻烦。比如三坚集团要去古巴开采矿山,就必须成立一家独资公司,而不能以集团c或者集团旗下子公司的名义投资。

    青年岛经济特区的成功,让古巴当局下定了扩大改革的决心。

    进入40年代,也就是青年岛特区成立20年后,古巴当局做出了全国开放,并且向所有国家开放的决定,只是在具体双边关系上有所区别。比如共和国企业在古巴享受长达五年的税收全免待遇,集约集团成员国企业在古巴也能享受到三年全免c后两年减半的税收优惠待遇,其他大部分国家能够享受到五年减半的税收优惠待遇,而美国c欧洲等西方国家的企业则没有任何优惠待遇。

    这个时候,古巴提出了加入集约集团的请求,只不过被共和国委婉拒绝了。

    原因很简单,共和国还没有做好战争准备,而古巴入约的直接结果就是引发战争。

    当然,古巴请求入盟的目的不是马上加入集约集团,而是要引起共和国重视,即古巴的利益不能忽视。

    受此影响,在40年代初期,共和国就以经济考察为名,派遣军事人员前往古巴,帮助古巴制订国家防御战略,并且对古巴的军事设施c主要战略设施c港口机场等等进行了全面考察与评估。

    也就在这个时候,共和国对古巴有了一个全新的了解。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