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的是,郭亮今天来压根就不是为换届的事。进警务室简单寒暄几句后就开始询问冬笋的产量c质量c采集办法。
丁条石也说不准几万亩竹林能生产冬笋,他只知道以前一些小贩用自行车一麻袋一麻袋地往外运。农民挖出来出不完的就留着自己吃,每年这里的农民几乎家家户户都要挖几十斤冬笋或春笋,有的还作为礼物送给远处的亲戚朋友。
春笋容易找,到春天的时候上山就能看见凸起的土壤c紫色的笋尖就能看出来。用锄刀等工具随便可以挖。在泥土松软的地方,下雨天用手都可以采集。
但冬笋寻找就困难多了,因为它们都埋藏在地下。由于地温的关系,冬笋常长在土层较深的地方,一般人在地面是看不出来的,这就需要植竹多年的行家辨别大竹根在土中行鞭的走向,凭观察力找到埋藏在地下的冬笋位置,做到既不损伤竹根,又将肥老鼠似的笋棵完整取出。
丁条石虽然一辈子都住在竹林附近,他却不知道如何寻找冬笋。而洪杰告诉郭亮说他叔叔洪维清是这方面的老手。洪维清在现在这个时节上山,只要眼睛朝竹林间的地面一瞧就知道哪里有没有冬笋,也知道哪些冬笋不能长成竹只能消耗竹根的营养必须挖掉,知道那些冬笋能长大成竹不能挖。
在郭亮的要求下,洪杰骑摩托车把他叔叔请了过来。他们在酒桌上一边吃饭一边谈冬笋的事。当然,在这个经验丰富的老农民面前,郭亮只有听的份。他没有想到小小的冬笋还有这么多学问。
一口喝下杯子中的酒,洪维清摸着山羊胡须有点得意地说道:要找冬笋有四条必须记住,第一就是看竹林的地下,在山南面或东南面的竹林里冬笋多,生长得也早。只不过这里的冬笋多数能成竹,损失有点大尽量少挖。竹林的地势越高,冬笋转化为春笋的时间越长,一般退笋较多,成竹困难,可以挖。 第二是要掌握挖笋的季节,俗话说“九前冬笋进春烂,九后冬笋清明出”。即冬至以前形成的冬笋,只有少数能转化为春笋,一般可挖;冬至以后形成的冬笋,大都能转化为春笋出土成竹,不应该挖。第三是竹林的结构,地下竹鞭二三年生的发笋率高达85%。因此,1-2年生和3-4年生的母竹各占30%以上,亩立竹160-200株的竹林,冬笋产量高,可适量采挖。第四是看笋形,“两头尖,中间弯逢春烂成浆;上头细c下头粗c来春成新竹。”笋形弯曲c基部呈尖状或笋壳开裂老化的笋,不能转化为春笋,可以采挖;基部丰满,根系发达,竹壳叶嫩而紧裹笋肉的,能转化为春笋,不应该挖。
不知是这个叫洪维清的老头喝了酒还是因为第一次在干部面前显示自己的本事而激动,他的话特别多。当然,这也让郭亮学到了不少东西,他也想不到挖冬笋竟然也牵扯出这么多道道。
吃完饭让洪杰把他叔叔送走之后,郭亮和丁条石商量挖掘冬笋利用超市销售的事情,两人都担心如果在这里敞开收购冬笋的话,过高的价格将可能给这片竹林带来灭顶之灾。因为以前道路不通的时候,那些肩扛手提的小贩只是几分钱一斤收购,如果现在几元一斤的价格,想当与以前的几十上百倍,只要挖几个竹笋就还好几元,谁不上山挖?
像有技术的洪维清这种人上山挖冬笋,也许只是将地下的笋全部挖起来,不管它们明年能不能成竹,卖到钱就是好。他们因为知道哪里有冬笋,哪里没冬笋,破坏力不是很大。
那些没有任何技术的可不会理会这么,绝对是冲进竹林不管三七二十一地打挖特挖,管你是竹鞭还是竹根,管你地下有没有冬笋。一天只能碰中一个就行了。那竹林也就彻底毁了。
商量了好几,最后还是郭亮自己想出了一个办法:将竹林视为集团的财产,也就是其地界属于哪个村,竹林的所有权就属于哪个村。所有挖出来的冬笋归相应村的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