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十五章 从军(第1/2页)  华夏扬威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说到从军,在这里就要介绍一下华夏国的朝廷官阶和军队配置。华夏国虽然时代形同地球的大宋,但是由于空间不同,年代不同,开国皇帝不同,故所颁发下的官阶军制都不相同。比起宋朝复杂的官阶军阶制度,华夏国的官阶和军阶就要简单的多。

    朝廷官职分别是:左右丞相,吏、户、礼、兵、刑、工六部。下设州县,由知州,州县等地方官员管理。

    军队主要分为:禁军,边防军,地方军。

    华夏的禁军职责继承于唐朝,属皇家部队。专职保卫京都腹地。不同于宋,宋朝正规军都叫禁军。

    地方军包括各州的州兵,县兵,乡兵。基本属于负责地方治安的杂牌军。

    边防军,分为五路边防军为北路军,西北军,西路军,西南军,东路军。分别防御:辽国,西夏,吐蕃,大理及交趾国,扶桑,琉球等海上诸岛国。

    军阶更加简单明了,十万人为一军团由正副军团长带领,两万人为一军,每万人由万夫长带领,下设千人队,百人队,十人队。分别由千夫长,百夫长和小队长管理。

    军队的文官,有监军,参军,主簿,医官,军需等官员,各自负责军队内各项日常事务。

    由于常年征战,加上灾患不断。所以现在各路军团编制虽在,但是都不满员。

    华夏国朝堂虽然也逐渐的重文轻武,但是相比宋朝要好的多。宋代打仗皆由文官为主,武官为辅,多出现外行领导内行的情况,遇到大型战事焉有不败之理。而华夏军在战争中依然由武官为主帅,另设文官为监军,并且宋朝从军要刺青的习俗,在华夏也没有实施。

    宛丘县的征兵令在胡村颁布的第三天。

    今天胡村服兵役的八十名男丁就要出发了,他们将跟随县里的军吏回到县城,在县城集合各村各乡征集来的男丁,一起去陈州州衙。陈州的新兵是就近去支援在河北路的北方军。

    胡村村口,这些男丁的亲友来为他们送行。李氏带着范仲华自然也在送行的行列,因为小四儿就是八十名男丁的一员。现在范仲华家的户籍里为三户,再也不是单丁户,年满十六的小四儿自然也在征收的名单内。

    “儿呀!战场上刀枪无眼,你要多加小心。”李氏不舍的对着小四说道,她此时已经是泪流满面。

    “娘莫要为孩儿担心,我会多加小心的。”说着小四儿先是对着李氏磕了个头。起身后又对范仲华说道:“兄弟我不在的这些日子,你照顾好咱娘。”

    “哥你放心,只要俺有一口气在,咱娘就不会出啥闪失。”范仲华用力的点了一下头,信誓旦旦的道。

    “时候不早了,大家出发了。”县里的军头一声吆喝,众人便一起踏上了从军的道路。

    华夏河北路河间府。这次征收的四十万新军,作为抗辽主力的北方军团分到了十五万。这些新兵此时都集中在河间府郊外的军营里,他们将经过两个月的训练和筛选,最后会有六万人补充到北方军团中的顺安军、威虏军、天雄军、德清军四大主力军内。五万人作为后备军,三万人作为杂兵从事劳役。

    同为华夏官军,但武器装备、军饷、抚恤金等待遇是有很大差异的。最好的自然是禁军,其次是边军,再次地方军。各军中的主力军,预备军,杂兵的待遇自然差距也很大。

    别看征兵的时候,有许多人不情不愿的。但来到军营后,受到气氛的感染也都各自摩拳擦掌,等待考核筛选。毕竟谁要是当了杂兵,在同乡面前也抬不起头来的。男人最重要的就是脸面。

    今天是筛选的第一天,十五万新兵分成了十五个万人队,分开同时进行考核和筛选。根据个人特点分配起兵种。当然各主力军在考核过程中争抢人才也是经常发生的。

    负责考核小四儿所在万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