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二十七章 故人逢于埋骨地(第1/2页)  我是蒋干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自神亭岭下来,我便不再过多停留,一路风尘直向南徐,谁也不知还会不会发生那样的情况,所以一行人都小心翼翼起来。

    陆雪自从有了第一次杀人的经历,也似乎变得沉稳了一些,言谈举止都对我更加客气,但其藏于心中的那份轻视到是没减多少,恐怕还略有增加,这自然怪不得别人,谁让我没有赵云那般本事,被人杀得落荒而逃呢?

    过了神亭岭经毗陵便是南徐亦名京口秦时称丹徒,这里作为历史上孙权四年的治所,自然有其独特之处,其连冈三面而大江横陈,江旁极目千里,其势大略如虎之出穴,实为险要之所。

    进得繁华的南徐城,我便与陆雪分别,看她那匆忙离去的样子,也能猜到她想些什么,我自然是高兴,这一路上没白给她灌输刘备的好名声和孙权的阴谋,虽然难免有所怀疑,但我的目的已然达到。

    摆脱了这个丫头,铭心他们也是松了口气,显然和这样一个对我有些看不上眼的美女同行很是压抑不满。

    我和铭心几人找了一处客栈住下后,便让吕丰、吴克上街打探刘备娶亲之事,等他二人返回禀报,果然如我所料,南徐城中哪有丝毫喜庆之气?更不听人谈论这事,两人说着不由面露忧愁神色,我却微微一笑,道:“汝二人何必发愁,焉不曾闻‘防民之口甚于防川’乎?”说着便让二人去寻城外城中乞丐散布消息,只说“刘皇叔应孙将军之请,将来南徐娶其妹,到时会广散钱财,以增喜气。”

    自从在竟陵用顺了这些乞丐,发觉真是传小道消息的好途径,甚至动了脑筋要不要弄个丐帮出来以做耳目喉舌。

    吕、克二人听了连连点头,也不犹豫转身而出,我却独自思考起来,打算先到北固山中的甘露寺一游,记得曾经京剧有一出叫《甘露寺》的,吴国太便在那里见的刘备。

    休息了一晚,第二天一早我便起来,带着铭心、李忠前往北固山,原本吕丰、吴克也要跟随,我却未允,只让他们继续去散布消息,毕竟这里已是人多之地,且那些欲杀我之人伤了大部分人手,一时之间也难再行凶。

    出了南徐城,问了去北固山之路便向西北而行,沿途见山清水美,一片钟灵毓秀景色,所行不到一个时辰,我们已见北固山色,其山虽不高,但却险峻,三面临水,回岭斗绝,共分三峰,尤以后峰(主峰)为最,其山直插江中,形似半岛,峭壁如刀劈斧斫一般。(南宋词人辛弃疾在《南乡子京口北固亭怀古》一词中道:“何处望神州,满眼风光北固楼。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不尽长江滚滚流。年少万兜鍪,坐断东南战未休。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生子当如孙仲谋。”)

    初时上山,我还有兴趣看看山色江景,然而连转了前峰、中峰却没寻到甘露寺的丝毫蛛丝马迹,不又心中奇怪,于是便在山路之间找了一个同样是游览的文士问了,才知除了主峰之下有新建不久的太史慈墓外,便再无其他建筑,更不要说什么甘露寺了。

    听了他这么一说,我不由纳闷,记得《三国演义》中有“吴国太佛寺看新郎,刘皇叔洞房续佳偶”这么一章啊,其中的佛寺便是甘露寺了,莫非我记错了不成?一旁的铭心也是奇怪,但却不敢问我是不是说错了,只能连连皱眉。

    于是抱着侥幸心理,我们又继续往主峰而去,希望在那里能够找到,谁知去了一看,不由苦笑,除了有一座太史子翼的大墓之外,哪还有什么甘露寺?(甘露寺建于三国东吴甘露元年(公元265年),后废。)

    我心中不由埋怨道:“罗老大您也太能yy了吧,这里哪有吴国太看女婿的寺庙啊,这么想来,莫非那‘试剑石’、‘狠石’、‘溜马涧’和孙尚香日后祭夫投江的‘北固亭’都是杜撰的了?”(有关北固山上的相关传说请看作品相关)

    “哎~”,我自己想着不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