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六十二章 曲鸿达丢了工作(第1/2页)  龙脉觅踪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回到家,张书记心里不托底,就把女儿叫到身边,很认真得问道:“今晚这顿饭,你懂啥意思不?”

    “不懂。”张雨薇装着糊涂,摇摇头。

    张书记笑笑,心话,雨薇啊雨薇,就你那个小脑瓜,啥看不明白啊,就和我装傻充愣吧,那我就来个声东击西:“上次你提起的那个曲鸿达,啥时候进报社的?”

    “没多久,考进来的,凭的是真本事,怎么了?”张雨薇没想到父亲提起了曲鸿达,随口答道。

    张书记瞅着女儿,说:“这个曲鸿达,还是个愤青啊,不知轻重,写了一篇看似为农民兄弟撑腰的文章,在市里引起了大家的热论,有人说这小子不成熟,还有人说的更难听,说他纯粹是沽名钓誉,这样的人,离他远着点吧。”

    张书记对曲鸿达写的《天灾抑或人祸》并没抱有成见,反而还有些欣赏的意思,报纸发行的当天,他反复看了几遍,觉得这小伙子具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比那些专写哼哼呀呀无关痛痒的新闻报道的老记者强多了,但是涉及到女儿的终身大事,就不能再对他持有好感了,必须予以借助别人的口舌,打击和贬低他,让女儿打消和他相处下去的念头。

    “那叫正义感,那叫有激情,啥愤青啊,不像很多人,麻木不仁,自己不敢说的话,还不让别人说,他们的那些陈词滥调,我可不想苟同。”张雨薇也表达出自己的观点。

    这一招不好用,张书记赶紧又问:“你知道曲鸿达的家里是做什么的吗?”

    张雨薇没问过曲鸿达,也没想去探听他家的情况,又摇摇头。

    “他父亲是个老矿工,母亲可能也就做个家务,这么个家庭,谁能舍得把女儿嫁过去,跟着受苦不说,生活负担也重,你想想,爸爸是不是为你好?”张书记没想把话挑明,但不揭锅不行了,再跟女儿相互打着哑谜,啥话都白说。

    张雨薇也不顾爸爸的脸面了,反唇相讥说:“老爸,我觉得矿工很光荣啊,我就纳闷了,你们这些领导不天天把矿工是我们城市的生命线挂在嘴上吗,怎么还瞧不起他们了?”

    张书记叹口气,说:“那倒是,这座城市因煤而生,一砖一瓦都是矿工从煤洞子里掏出来的,无论领导讲话,还是报纸新闻,都把矿工放在高处来展现,但是你见过哪位领导的孩子娶过或嫁给矿工子女了,说是说,做是做啊,你还小,不懂这些潜规则,那是两码事啊。”

    “呵呵,你们领导都是两面派啊。”张雨薇不客气地回敬道。

    张书记深感自己已经是黔驴技穷,无计可施了,只好求着女儿:“黄书记有意想和咱们家结个亲家,他儿子永祥也是功成名就,能力和长相双过硬,那是谁谁能比得了吗,你考虑考虑吧,过了这村,就没这个店了,老爸也是为你的将来好,别任性,听爸爸的话,把不该有的念头都放下,专心致志和永祥处处,我看那孩子见到你也是殷勤备至,何乐而不为呢?”

    面对父亲的苦口婆心,张雨薇也非草木,深知父亲的拳拳之心,哪个家长不想为女儿挑个像样的夫婿,选个高贵的门第,没有谁把孩子往火坑里送的。可是,自己就看上了曲鸿达,非他不嫁,别说曲鸿达是矿工的孩子,哪怕他爸爸拾荒度日,自己也不会改变初衷。

    看着女儿不言语,以为她听进去了,又问道:“我明天就把永祥邀请到家里来,你们先谈谈?”

    “老爸,您要是看中了他家的地位,您就嫁给他吧,反正是我不嫁。”张雨薇想彻底斩断父亲的心愿,语气有些重了,说完就回屋了。

    张书记一宿也没咋合眼,翻来覆去地想着辙,差点把头发都愁白了,一来是恼怒女儿不懂事,那叫市委书记的大公子,不比那个曲鸿达强似千倍,到嘴的肥肉还不吃,给谁留着呢?二来黄书记问起该咋说,那是瞧得起咱们家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