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一四九章 朝会争锋(第1/3页)  我为皇帝傲啸西晋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汝南王进京之后的赐宴,就像谢衡描述的那样,成了某些失意的大臣攻击东安王司马繇的最好所在,即可以巴结上汝南王这个初掌大权之人,也可以报得以前的一箭之仇,何乐而不为!而司马繇的拂袖而去,也表明他沒有准备退让,就算是汝南王得掌大权,司马繇也沒把他放在眼里,自然,他的举动也就引发了汝南王的不满!

    今夜,不知道有多少朝臣在暗地里互通消息,然后联络各方盟友,准备在明日举行的朝会上,一举进攻司马繇,最好是把他削爵罢官,那就最好了!

    司马繇自然不会怕初至京城的汝南王,要知道此时汝南王不比以前,他才刚进京,还沒有掌握实际权利,掌权的是在兵乱中出力的那些世家大臣与宗室们,尤其是兵权还沒有掌握在汝南王手中,他就更不怕了!

    次日一早,太极殿上,汝南王与卫瓘正式开始理政,惠帝高坐于龙床之上,依然不发一言,对他來说,只不过是以前在朝上指手划脚的人现在由杨骏换成了汝南王而已!

    汝南王与卫瓘两人可以享受”剑履上殿,入朝不趋,赞拜不名”等高规格的待遇,汝南王甚至是可像惠帝一样,位立于众臣之前,有一个小小的胡床可坐,以表明他的身份不同于一般朝臣,这个待遇可是以前的杨骏也沒有享受过的!

    因此汝南王显得是那么的志得意满,早朝第一件事就是改元,这是汝南王与他的长史刘准商量之后议定的,以前的年号”永平”是杨骏所定,现在杨骏既死,由汝南王辅政,自然不能再用,所以圣旨一下,马上就把年号改成了”元康”!

    昨夜,汝南王就与刘准把今日要议的事商量好了写到圣旨上,然后到惠帝那里盖了玉玺明发天下,当然,改元只是第一步!

    看到太极殿里的群臣齐呼”大司马英明!”时,汝南王就得意地笑了,然后,他从袖中掏出了一份由幕僚拟好,那日在兵乱之夜中立下大功的禁军将领名单,出声念道,”杨骏逆贼,在朝中遍树亲党,任用私人,使得朝中小人成群,贤臣遭逐,继而擅专权柄,欺压人主,实在罪莫大焉,幸得朝中贤臣良将共振一心,于大厦将倾之际起兵将此獠诛杀,然有功不臣不可不赏,现封殿中典兵中郎将张昌为关中候,殿中校尉赵南生为...!”

    大殿之中陷入了极度的静寂,只有汝南王那苍老的声音抑扬顿挫,看到汝南王口中念的封赏名单不仅沒完,反而他手中的那封奏折还在翻页,大殿之中的群臣心里都在嘀咕开了,这汝南王到底要封赏多少人了?

    到最后群臣只剩骇然了!汝南王念到的名单中除了禁军的将领之外,还有朝中的大臣,当然也沒少了那夜出力的世家与宗室,有记性好的大臣暗中计数,等到汝南王把这长长的一份封赏名单念完之后,光是封候与封督将之人就达到一千零八十人之多,至于其他的官升一级,爵高两等之人更是数不胜数!

    这一下大臣心里都极度的诧异,怎么这一幅画面这么的眼熟啊?哦,当年杨骏初次掌权不也是大封天下,以达到揽获人心的目的吗?这汝南王殿下怎么也学杨骏啊?

    司马遹还是坐于惠帝的右首,那一个属于他自己的位置,默默地看着下面或脸色兴奋,若淡然,或恼怒,或铁青,一语不发!兴奋的是获得了封赏,淡然的是事不关己,漠不关心,恼怒地是为什么其中沒有自己的名字?

    至于脸色铁青的就是东安王司马繇与楚王司马玮了,被封赏的大臣或多或少都有司马繇有些过节,至于司马玮?

    禁军中的将校封赏升迁一般都由其主官所决定,也就是北军中候与中护军两人掌控,现在汝南王明显是要插手禁军之中,岂不是拉拢军中的人心,与他争夺兵权?

    汝南王念完之后,除了最初的霎那寂静之后,殿上立即有数不清的大臣上前称赞,”大司马英明远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