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1、亡国奴(第1/2页)  豫东花鼓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青云镇不大,因通了陇海铁路线,就有了一些别处没有的异样与开化。镇上殷实人家大都是青砖门院,临街的商户还起了小楼。街道虽是逼仄的,两旁茅屋也连了片,街头穿短衫戴瓜皮小帽的男人担着挑子,挑子里白菜、小葱、大鸭梨。时下已近四十年代,女人虽仍是踮着小脚,衣著大都是民国时样,既便小户人家女子,也学着城里人,将流海卷曲了,有一点烫发的意思。路是青石路,毛驴车叮叮当当,赶车的脑后还甩着细小的辫子,坐车的呢,常就有西装革履的男人,和描眉画眼的烟花女子。

    不知不觉,玉琴跟上三义戏班在这豫东一带,也走了几个春秋。这几年日军大举侵华,沦陷区的日子不好过的,兵荒马乱中的戏班子,自然也是举步维艰。

    这天后晌,玉琴与师兄刚在青云街上唱完了一出堂会,等买粮的回来刚升上火,饭碗还没有端在手上,就见门外来了一个人。这人腰里一根带子,肩上一条手巾,进门时躬着腰,问哪位是玉琴姑娘?玉琴忙从里面出来,说,咱是玉琴。那人就朝她笑笑,说:“给琴姑娘道喜――咱家少爷少奶奶有请呢!”

    玉琴这年十五了,一年大似一年,如今学得闺门旦,跟着戏班子,师兄师弟之间长了见识,也变得闺阁气,不再疯疯癫癫的了。

    眼下她月白布衫子,深兰裤子,上下虽都打了补丁,却也十分清爽。再有油光水滑的一根大辫子,不施脂粉自嫣红的一张脸,正是掩不住的青春俏丽。只叫她窘迫是自己那双脚,脚是裹了又放开的,因为常年走路,一双黑布鞋早已炸开了口,鞋帮也毛毛糙糙,早看不出原来的样子。前面引路的,大户人家的下人的样子,一路走一路说,我家少爷这两天闷得慌,少奶奶专门请了姑娘来,给少爷开心呢,姑娘好好唱,少爷少奶奶最是惜苦怜贫的,兴许哪位一高兴,给你置办一身行头也未可知的。

    这是一家朱漆黑字的门面,门楣上三个描金篆字:章记绸缎庄。玉琴跟着那下人绕过店面,进得后院,只见三间北屋,青砖黛瓦的那种,檐下朱红的廊柱,门上垂着水墨画的竹帘子。那人示意玉琴站下,一个人过去掀了竹帘,才又探头过来,招手让玉琴进去。

    屋里正当门一张条几,一边端坐着一个女子,女子二十来岁,翠兰竹布衫,宽腿散脚青布裤,没有绑腿,裤长直盖到脚面,露出衫裤衣边的粉底绣花。另一边坐的,是穿马甲配领带的男子。男子几分萎靡,半靠在一张太师椅上,膝上一本什么书。其时正是1938年,外面的世界正兵荒马乱,这里却还是一片太平。

    女子眼瞅着玉琴进来行礼,嗓音沙沙地说:“今儿上集,听说来了一个新戏班子,女角戏唱得好,咱今儿就单请了你来,听听唱的咋样?”

    玉琴听了这话,低眉敛首,说:“承蒙少爷奶奶看得起,俺们唱花鼓的,要饭的而已,哪里就能说到那好上?不过随口溜些小曲罢了,但不知少爷奶奶想听啥?”

    “就唱你今儿头晌在集上唱的那个吧。”

    玉琴敲了一下梆,张口唱起来,嗓子竟是愈发清亮,曲子也愈是婉啭的:

    “吃罢了饭把碗丢啊

    我的二哥哥来

    俺到那后花园里去看石榴

    树上那个鹦哥叫

    口口叫得泪交流……”

    唱到这里,就听那少爷吭了一声,是个不耐烦的意思,玉琴手上的鼓举在半空,那唱也像是噎着了,人站那里,私下里就想,哪里唱错了?还是犯了主家什么忌?心里正七上八下,就听那少爷说:“就再没啥可唱了?一开口就是哥哥妹妹的,不会唱个新曲来?真是商女不知亡国恨!”

    玉琴楞了一会儿神,听得少奶奶嗑着瓜子吭了一声,斜眼望过去,就见那少奶奶朝她递了个眼色,她便扬手又打了一串鼓点,接下来的这一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