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二十五章,由我榜上宇第一(第1/3页)  西游小县令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农历九月初九,重阳,宜嫁娶、采纳、定盟、开市、交易、挂匾、祭祀,忌探病、伐木、起基、作梁、盖屋。

    冲鼠煞北,凶神天刑。

    重阳之日,天地之间少阳之气大盛,适于祭祀,立碑记事,以告苍天。

    道路修筑完成之后三天,正好是九月初九重阳,洪宇便选在了这日,来完成自己的蜕变。

    洪宇也派人去府城请知府派人来观礼,结果可想而知,派去的人被打了回来,洪宇也不在意,只是做个样子而已,好生安抚了一下送信之人,便不把这事放在心上了。

    重阳这天早上,洪宇穿好官袍,带领周师爷、刘县尉等一众牙属出的县衙,直奔县城内的文昌塔处,中途还汇合了刘伯钦一等人。

    洪宇带领衙门一种人等,后面跟着东亭的百姓,浩浩荡荡的朝文昌塔步行而来。

    洪宇今天身穿绿色官袍,腰带之上左侧挂着三尺小铜印以及玉佩,右侧手握三尺君子修身剑,足踏银色官靴,神色端正,眉目严肃,带领众人很快便来到文昌塔前。

    文昌塔乃是一县文教的象征,一般文昌塔,有七层的,有九层的,最大有十三层的,层数越多,高度越高,催文催贵的威力更大。

    东亭的文昌塔是7层,砖身木檐,八角形的塔身立于圆形莲花座上,莲瓣共7层,上下交错,左右舒展,上承塔身,下护塔基。塔身有五层重檐,从下往上逐级增大。

    塔身第一层高大,以上四层低矮,直径逐层增大,以上檐水不滴下檐为限,形成上大下小的优美外观。每层檐下有砖质斗拱承托出檐,二至五层塔身有相互交错的通风口,使塔身不因通风口集中于一条垂直线而出现裂缝。每层檐角均悬有铜钟,微风徐来,叮当之声悦耳动听。给人以高远静穆之感。

    东亭的文昌塔乃是东亭最高的建筑物,每层都刻有儒家历代先贤遗像,天生便有震慑一切鬼神的效力,可以说只要文昌塔在,县城便可不受妖魔鬼怪的袭击。

    之所以选择文昌塔,一是重阳重九登高,二是儒家名义上尊崇文昌帝君,所以洪宇特地选择了文昌塔作为立碑记事的地方,还有一个好处可以更好接天通地,以固气运。

    洪宇细目凝望文昌塔,浑厚的塔身透露这一股朴实大气,整个塔上空萦绕着十丈浩然正气,真可谓是百邪辟易,万魔不侵,塔中每一层不仅有历代儒家先贤遗像,更有儒宝供奉在其中,镇压着整个县城的气运。

    往上看,只见文昌塔三个大字钉在门匾之上,入木三分,仔细一看,便觉好似有无数笔影在书些什么,刚正,大气磅礴,放佛带着滚滚潮流一般,着实不凡。

    洪宇问旁边的人道:“这是哪位先贤大家的字,真是气象万千啊!”

    刘伯钦这时上前道:“洪大人,此乃我朝大家褚遂良褚大人所写。”

    洪宇不由赞叹道:“褚大人果然不愧我朝书法大家,真是笔锋透纸背,用笔如画沙印泥!”

    周师爷接口道:“大人,吉时已到,还是先行祭祀大典吧!“

    洪宇点点头,示意摆上案桌,上面放好三牲以及各种祭品,祭品前面摆上博山香炉,洪宇等人每人拿起三炷香,香乃是特制,焚神香,用以祭祀天地所用。

    整个案桌前面摆放一三足青铜兽纹两耳大鼎,用以县城民众上香所用。

    洪宇接过香以后,对着天地开始大声诵念祭文:“皇皇上天,照临下土。集地之灵,降甘风雨。各得其所,庶物群生。各得其所,靡今靡古。维予一人某敬拜皇天之祜,薄薄之土。承天之神,兴甘风雨。庶卉百物,莫不茂者。既安且宁,敬拜下土之灵。明光于上下。勤施于四方,旁作穆穆。宇今筑道三百,开田十万,以告天地。敬拜迎于文昌之塔,望天佑之,地护之,上飨!(作者自编,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