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132 策反李成栋(第1/3页)  重生南明当皇帝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九月底的广州天气依旧很炎热,街市上的行人大多穿着短打汗衫。在城中鼓楼附近有一间名为‘阅海’的大酒楼,楼高四层,约五丈,分前后两座,左右为楼廊。坐在四层厢房内可以直接看到南城外波澜壮阔的大海,端得是好风水。

    广东的提学副使袁彭年此刻正坐在四楼靠海的厢房内,一面品着香茗,一面等着一个对他来说十分重要的人。

    袁彭年是名人袁中道之后,袁宏道,袁中道是万历年间天下名士,“公安派”代表人物,与李贽齐名,道德文章甲于天下。袁彭年出于名门,与哥哥袁祈年也是名满京华,系青年才俊,轻取功名,不让先人。历仕崇祯c弘光c隆武三朝,官至吏科都给事中。

    后来清军入闽,明军溃散,于是就随风降了清。然而清廷只糊弄了他一个鸡肋型的的差事,袁彭年有着名士之后的骄傲,对此感到异常地愤怒,但是面对现实,他也很清楚自己是无能为力的。

    正在他长吁短叹,哀叹命运不公之时,大明的外镇抚司掌印魏广川听从皇帝指示悄悄找到了他,许以高爵厚禄,劝他反正,袁彭年没想到此时大明还愿意接纳他,一经确认后,内心狂喜,于是欣然同意,也接受了大明派给他的第一个任务,暗中劝降李成栋!

    袁彭年和李成栋也算是老相识了,当初李成栋打到福建时,对时任隆武朝吏科都给事中的袁彭年很是尊重,经过一番矫情之后,袁彭年感知遇之恩,就顺势投了清,他深知李成栋对于清廷的赏罚之制和他一样深感不满,只是碍于清廷势大,不敢轻举妄动,才一直压抑着。所以对于能否劝降李成栋,他至少有着三成以上的把握。

    没多久,李成栋穿着一套五福增寿的宁绸长袍便服,腰间汉白玉头的丝带,应约而至。

    一阵寒暄后,两厢分座,点了几个舞女,双方一边听着歌乐,一边像往常一样谈天说地,畅聊国事,相谈甚欢。

    舞女们一曲唱罢,袁彭年意味深长地对坐在身边的李成栋感慨了一句:“峨冠博带,何等潇洒威仪!”

    对于袁彭年不经意地一句感叹,李成栋出现了一段短暂的沉默,这个细节瞬间被敏锐的袁彭年扑捉到了。他立马知道有戏,只是还没等他再接再厉,李成栋已轻叹一声道:“一朝自有一朝的衣冠制度,介眉兄何必再艳羡。”

    话音刚落,酒楼下的街市上响起了一阵巨大的人声,突然喧闹起的声音让李成栋颇为不快,他循声向窗外望去,只见楼下街市上不少人发了疯一般地往街侧涌过去,每个人都在高声嚷嚷,似乎在抢购什么东西一般。

    “街市上发生什么事了?”李成栋招来酒保问道,很自然的把刚才的话题移开了。

    酒保陪着笑,殷勤的道:“他们去买棉纱了。”

    “棉纱有什么可抢的?”李成栋顿时觉得有些不可思议。

    酒保耐心的解释道:“尊客不知,街侧的那家棉纱店的卖出的棉纱不仅粗细均匀,坚韧牢固,价格颇低,一斤只需一两一钱二分,比其他棉纱店的棉纱价格低了三钱到五钱不等。”

    “一斤只要一两多点银子?竟然这么低!”一旁的袁彭年听后也很是惊诧,颇为不解的道:“那店家不怕蚀本吗?”

    “这个小的就不清楚了。”酒保挠了挠头,道:“只知道那家棉纱店每日卖出的棉纱量都有定数,并不是很多,而且只卖给贫家子,不卖给布商富豪,那些贫家子们得此实惠,每次都早早得等在那,等店门一开,都是挤破了头。”

    “原来如此!”袁彭年露出了然之色,道:“那棉纱店的东家定是哪位贤良士绅,借这棉纱来变相慧赐百姓了。”说完便笑着摇了摇头,挥手让酒保下去了。

    知道李成栋还不想表露心迹,袁彭年也不为难他,与李成栋告别后,袁彭年并没有立即回府休息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