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188 民心沸腾!(第1/2页)  重生南明当皇帝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吴继嗣和焦琏二将得了圣旨后,各率本镇一万步骑兵马先行了一步。

    大明永历二年(1648年)七月底,留下御营忠武军李定国部留镇长沙协助总督堵胤锡治理守卫湖广后,朱由榔带了御营“拱圣营”和“定霸都”两支精锐禁卫,及由参将胡一清和赵印选统帅的三千多人的“清”字营士卒班师回朝。

    余者李过c高一功c党守素c刘体纯c郝摇旗c袁宗弟c李定国c督标营堵正明等八镇九万多步骑兵马尽数留守湖南,防止三顺王大军趁机南下。

    自从皇帝御驾亲征后,行都肇庆城内的上到九卿大臣,下到士绅商贾,都有一种惶恐不安的感觉,即便是“主战派”的代表人——内阁首辅瞿式耜,其主张抗鞑,收复河山的欲望固然强烈,但是鞑子毕竟凶名在外多年,鞑子数十万大军南下,兵力强盛,气势汹汹,远比那降将李成栋麾下的两三万兵马难对付的多。

    特别是南下的大军里还有不少是野蛮凶悍的真鞑子,战力非同寻常,即便亲征大军养精蓄锐多时,心中仍旧不免惴惴。

    所以这次的亲征行动,许多人并不看好,私下里认为天子太过轻浮莽撞,有欠稳重。

    亲征大军拢共四五万人马,南下的清军却号称“三十万”,虽然实际兵力不见得有那么多,但怎么也不会少于二十万吧,即便大明在湖广那里还有八九万留守人马,两军加起来也不过十多万兵力。

    还没南下的鞑子数量多呢!

    更别说在湖广还有几万留守的鞑子部队,在兵力上怎么看大明也占不到什么优势,何况那湖广那八九万留守人马大多是收编的闯营余部,一个个目无法纪,跋扈难制的,关键时刻他们肯不肯出死力,还是两说呢!

    一个不好,可能就和当年的江北四镇一样,鞑子大军一到,立刻望风而降!

    今上的这次亲征怎么看都像是另一个“土木堡”事变呢?

    不少有志之士心下一阵惋惜,今上求治还是太过心切了,行事太过鲁莽,有欠思量!

    两广一些因为之前勾结卫所军将,涉案私吞军田被朝廷整治,因情节不是很严重而侥幸保得一命的官绅土豪们却兴奋难言,他们呼朋唤友,把酒临风,暗自弹冠相庆,并借机在民间造谣湖广局势危急,亲征大军不幸战败,天子已然被鞑子俘虏了,还发表诗刊文章,暗讽朝中奸贼当道,以致大明江河日下,民不聊生,并极力吹蛊鞑子的凶残,善战,混元一宇势不可挡云云

    直到首辅瞿式耜忍无可忍,用强硬手段压制,出动了锦衣卫抓人,他们的行为才有所收敛,不敢再明目张胆的造谣蛊惑人心了,否则两广一带怕是早就谣言四起,乱成一团了。

    自三顺王和鞑酋谭泰的数十万满蒙八旗大军先后南下湖广,江西后,行都肇庆城内可谓是一日三惊,生怕战败的消息传来,不少朝官大臣已经悄悄往乡下转移财产,做好了改朝换代的心理准备了。

    就是见识过御营整肃军容的左都御史吴贞毓,兵部侍郎陈子壮c户部尚书严起恒c御马监庞天寿c司礼监杨守春等皇帝的心腹文武内臣,心里都和瞿式耜一般,或多或少有些惴惴不安,对北上抗鞑的数万亲征大军,不敢报以完全的信任,对方毕竟是凶威赫赫的满洲鞑子。

    他们都是忠于大明的臣子,不管形势多么恶劣,主观上,他们依旧希望大明的军队能挡住鞑子锐利的兵锋,哪怕最后只是一个僵持的局面,能保住岭南这最后一块国土,他们就心满意足了。

    他们把大部分希望寄托在了天子的五万御营兵身上,湖广的那些闯营余部,藩镇兵马能发挥多少作用尚且不可沽,但是御营亲军的战力他们心里多少还是有些底的,粮饷充沛c训练充足c战斗经验丰富,外加士气高昂,不比三顺王的那些二鞑子战力差多少,就是对上真鞑子,只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