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二十四节 唐伯虎(第2/4页)  无双大明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就是其中一首,创作于1935年。1960年,彭修文根据中央广播民族管弦乐团的乐队编制重新配器。乐曲以富有民族色彩的五声性旋律,上五度的自由模进,笛子、二胡的轮番演奏,弹拨乐器的轻巧节奏,低音乐器的拨弦和吊钹空旷音色,形象地描绘了浩瀚夜空的迷人景色。

    曲子清脆动人,本是由多种乐器混合奏乐,此刻李月轩单单用古筝演奏而来,虽少了那丰富的配合,却显得更加清新,动听。仿佛一副美伦美幻的夜空就呈现在众人眼前。

    一曲终了,李月轩看着台下众人,轻轻一笑,道:“献丑了”

    众人缓缓回过神来,看向李月轩的眼神已透着欣赏和崇敬。特别是坐在前排的众人,都是声乐方面的行家,一听自然知道这首新曲《彩云追月》是否是佳作,听到李月轩奏完一曲,已然不敢再小觎眼前这个看似狂妄的俊美少年了。

    李月轩瞧着大家个个面露欣赏回味之色,不免有些得意,这是后世有名的曲子,自然是非凡之作。你们若是不爱听那才见鬼了。

    黛月儿听得相公适才弹奏的新曲委婉动人,欣喜不已。看向相公的眼神,饱含着无尽的情意。黛月儿身旁一直心有所虑的黛红玉此刻也不禁完全放下了心。月轩能作出这般佳曲,恐怕想找出点不足,那也是在鸡蛋里挑骨头了。

    “各位可有指教?”李月轩向台下众人露齿一笑。不过台下众人都没有回声,过了片刻,前排一位老人,站起了身,向李月轩一揖道:“老夫,飘云涧谢闲时(人名杜撰),今日得听公子雅音,实在不胜欣喜,适才闻公子一曲《彩云追月》已然知道公子高才,曲子实找不出不足之处,老夫及在座众位颜汗不已,惟有树耳恭听公子的佳曲。”

    老者谢闲时,话语中充满了敬佩。李月轩听得这么一位老人家这么谦恭的说道,自己反而不好意思起来,他向老人回礼道:“老先生,过奖了,月轩雕虫小技而已,让大家见笑了”

    “李公子不必谦虚,是才情高绝还是雕虫小技众人自然看得清楚”独孤明坐在台下,大声说道。众人深以为然的点头附和道:“正是,李公子的确是不可多得的才俊,适才在下莽撞了”

    “公子的曲子实在是让人听了如沐春风,好曲子啊。”

    。。。。。。

    听着众人恭维的话,李月轩心头微微一叹:总算开了个好头。

    “多谢各位抬举,接下来,再下演奏的曲子名为《春江花月夜》”李月轩向台下笑笑,说。

    众人一听李月轩又要弹奏新曲,顿时安静了下来。

    一首委婉朴质,节奏多变的曲子顿时在众人的耳边响起。

    《春江花月夜》原是一首琵琶古曲。曲名为《夕阳萧鼓》。后来,有人根据唐代诗人白居易的诗《琵琶行》中“浔阳江头夜送客”的诗句,将这首琵琶古曲改名为《浔阳曲》和《浔阳夜月》。1935年,上海大同乐会中的郑觐文、柳尧章将此曲改编为民乐合奏曲。他们借用《琵琶行》“春江花朝秋月夜”的诗句,将乐曲定名为《春江花月夜》。

    全曲共分十段:江楼钟鼓,月上东山,风回曲水,花影层叠,水云深际,渔歌唱晚,回澜拍岸,桡鸣远濑,诶乃归舟和尾声。它宛如一幅山水画卷,把春天静谧的夜晚,月亮在东山升起,水舟在江面荡漾,花影在两岸轻摇等大自然的迷人的景色,一幕幕地展现在众人的面前。

    当李月轩轻轻停下手指时,众人仍久久不能从那优美,美丽的旋律中回过神来。

    不论是台下众人还是一旁的黛月儿和黛红玉都陷入了美妙的回味中。

    良久。

    “好啊,好一曲《春江花月夜》,果然是佳作”这次第一个开口的却是一名年轻的公子,他也是受邀而来的一位才子,不过李月轩却不认识他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