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十章、颠倒五行(第1/3页)  天师鬼禄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从面相上来看,王天佑的的确确是“九阳正罡”之体,按照正常的情况,这“九阳正罡”之体应该出生于阳年阳月阳日阳时,但如今却完全反了过来,这样的事在《皇极惊世书》中有提到“九阳之体,本于纯阳,然天地化万物于无形,是有变数,四阴不详,反合九阳,乃鬼界九五之变”。

    这所谓的“九五之变”指的正是鬼界的九五之尊,即为鬼王钟馗转世。钟馗,是中国民间传说中驱鬼逐邪之神。民间传说他系唐初终南山人,生得豹头环眼,铁面虬鬓,相貌奇丑;然而却是个才华横溢、满腹经纶的风流人物,平素为人刚直,不惧邪祟。在唐玄宗登基那年(唐先天元年八月初四,712年9月9日),他赴长安应试,钟馗作《瀛州待宴》五篇,被主考官誉称“奇才”,取为贡士之首。可是殿试时,奸相卢杞竟以貌取人,迭进谗言,从而使其状元落选。钟馗一怒之下,头撞殿柱而死,震惊朝野。于是德宗下昭封钟馗为“驱魔大神”,遍行天下“斩妖驱邪”;并用状元官职殡葬。传说唐明皇睡梦中见一小鬼偷了杨贵妃的紫香囊和唐明皇的玉笛,绕殿而奔,大鬼捉住小鬼后,把他吃了。大鬼相貌奇丑无比,头戴破纱帽,身穿蓝袍、角带、足踏朝靴。自称是终南山落第进士,因科举不中,撞死于阶前。他对唐明皇说:“誓与陛下除尽天下之妖孽。”唐明皇惊醒后得病。病愈后下诏画师吴道子按照梦境绘成《钟馗捉鬼图》批告天下,以祛邪魅。吴道子挥笔而就,原来吴道子也做了个同样的梦,所以“恍若有睹”,因而一蹴而就。

    这转世轮回之说虽然虚无飘渺,但也并非全是空穴来风,其实那些关于轮回的事例在全世界都有的。比如在英国某乡村中就发生过这样的一件事,有一名男孩生下来后依然记得自己前世的身份及自己前世生活过的地方,一开始他的家人还不太相信,但因为他说得过于详细,结果一问之下果然有这么个地方和这么个人,虽然这人从未到过那个地方,却与他说得分豪不差,令人更觉得奇怪的是他说的那个人去世的时间竟与其自己的年龄刚好一样!

    张恩薄明白这钟馗转世之说过于荒诞,但书中确实有明确记载,指明在人间即将大乱之时就会有钟馗转世镇压乱世鬼魅,但每当其现世十二年之时便会命冲太岁,有阴魂冲体,阻止其成长。先不论他自己是否要收王天佑为徒,单单以其应劫而生,镇压乱世鬼魅这一条来说,自己非保他不可!

    “源先!帮我准备五行令旗!”张恩薄喊道。

    “大伯!您要用‘五行颠倒’吗?!那很危险啊!”张源先急道。

    张恩薄摇了摇头,叹了口气,说:“天佑今年十二岁,命中正犯这钟馗转世的十二年之劫,三界中的邪魂都想要他的命,我如果再不快点,他就要玩完了!”

    “可”

    张恩薄见张源先犹豫不绝,心中更是担心王天佑安危,大声骂道:“混蛋!你还不快去!你再这样的话就按教规处置!”

    张源先实在扭不过自个这倔强的大伯,只好去准备用具。

    王百姓见张恩薄叔侄二人争执,心中大概猜到他接下来要做的事会凶险万分,心中既是感动,即又觉得颇为内疚,人家就算和自己是挚友,但充其量也不过只是个不经常来往的挚友,自己又怎么好意思要人家为了救自己的孩子陪上性命呢!,于是他强忍着泪说:“我说天师,这孩子虽然是咱们王家的独苗,但你身为一教之主又怎么可以为了一个孩子冒险呢?!我是个读书人,知道什么是小,什么是大,你能这样为我们家天佑着想我就已经很感动了!就算天佑今天有什么差池,那也只不过是他的命,我是不会怪你的。”

    张恩薄听后心中不悦,说:“老王,这话可不是那么说的,这天佑虽然只是个小孩,但他乃钟馗转世,身系天、地、人三界的福旨,于公于私,我都不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