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三十八章、徐福后裔(第1/2页)  天师鬼禄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行走多时,三人便碰上一座石门,眼见去路被一座巨大的石门挡住,牛八皱了皱眉,欲上前去推开石门,但却被王天佑呵斥住了行动,他说:“这地方也不知道是什么人修建的,要知道这古墓、旧难保装了什么害人的玩意,要是触动的话那就麻烦了!”

    古时不管是像唐太宗那样的明君,还是像秦始皇那样的暴君,生前不管如何的风光,他们同样会怕一件事,那就是死后被人挖骨鞭尸。要知道凡是位高权重的人死后的陪葬物品没有一样不是稀释珍宝,其价值比黄金玉珠有过之而无不及,所以这些古墓多成为盗墓贼下手的对象,而且天下大势,和久必分,分久必合,这不管是哪一朝,哪一代,它们都无法逃过改朝换代的命运,而后一朝的君主难保不和他们自己有仇,所以以防万一,这古墓中一般都装着害人命的机关。

    王天佑虽然不曾接触过盗墓这一门手艺,但曾从其师父那儿听说过一些三国时曹操盗墓的事情。那时,天下分三足鼎立之势,曹操居汉中,面对着独自对付刘备和孙权联盟的局势,不得已只好令自己部下大肆挖掘前朝古墓,用其中的财物以充军资。而就在那时,逐创立了“发丘中郎将”、“摸金校尉”两个职位,专职挖寻古墓。

    “摸金发丘”的手段之中最厉害的莫过于“寻龙点穴”,而这门手艺其实都是一些风水秘术,所以王天佑也可以说是识得些“摸金发丘”的手段。话说那前世古墓的选址,无非都是些可以通天成仙的风水宝地,但如今眼前这座古迹却建在“白虎衔尸”之中,又怎能不引起王天佑的疑虑呢?

    其实之前牛八在看到那些石坚留下的固定环的时候他就已经想到了这石壁上很有可能有通向人古城的通道,于是乎便把自己的想法说了出来。王天佑之前因为白蛟的事所以到没有怎么注意,如今听牛八这么一说还到真是那么一回事。想到此处,王天佑便拿着“魔术”战术手电望墙上一照,希望能找到些蛛丝马迹。可是令王天佑感到奇怪的是,那石门上写的文字竟然用的是汉文!要知道那时候只有在中原中才会流传汉文,而少数民族多半用的都是一些象形文字,所以王天佑才会觉得有些奇怪。

    明朝汉文已经十分贴近现在的中文汉字了,是以王天佑虽然不曾习读过古文,但仔细地慢慢读来的话还是读得明白,而让他震惊万分的是这人竟然是秦朝徐福的后代!

    徐福,即徐,字君房,秦朝时齐地人,当时的著名方士。出生并生长在江苏省连云港市赣榆县,今金山乡徐福村人;祖辈是今山东省龙口市徐福镇人或青岛市胶南市人。

    徐福的事迹,最早见于《史记》的“秦始皇本纪”和“淮南衡山列传”(在秦始皇本纪中称“徐”,在淮南衡山列传中称“徐福”)。据《史记》记载,秦始皇希望长生不老,西元前219年,徐上书说海中有蓬莱、方丈、瀛洲三座仙山,有神仙居住。于是秦始皇派徐率领童男童女数千人、以及已经预备的三年粮食、衣履、药品和耕具入海求仙,耗资巨大。但徐率众出海数年,并未找到神山。西元前210年,秦始皇东巡至琅岈,徐推托说出海后碰到巨大的鲛鱼阻碍,无法远航,要求增派射手对付鲛鱼。秦始皇应允,派遣射手射杀了一头大鱼。后徐福再度率众出海,来到“平原广泽”(可能是日本九州),他感到当地气候温暖、风光明媚、人民友善,便停下来自立为王,教当地人农耕、捕鱼、捕鲸和沥纸的方法,不回来了。

    后来各史书对徐福出海一事都有所记载,只是对所到达的地方说法不一。《三国志》“吴书·吴主权传”、《后汉书》“东后汉书夷列传”、《括地志》等书记载为直洲,但具体方位不详。到了五代的后周时,僧人义楚在《义楚六贴》的“城廓·日本”中,首次明确提到徐福最终到达的是日本,今日的秦氏(日本古代渡来豪族。)为其后代,并说徐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