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一百一十五章 英王(第2/3页)  河山鼎沸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反思自己的人生经历,查找自己落魄的原因,最终把它归结为诗书对自己的耽误。他以诗明志,借文消愁地在《秋霄独坐》中写道:

    手披残卷对青灯,独坐搴帷数列星;

    六幅屏开秋黯黯,一堂虫鸣夜冥冥。

    杜鹃啼血霜华白,魑魅窥人灯火青;

    我自横刀向天笑,此生休再误穷经。

    1856年是苗沛霖人生的转折点。那年正月,捻军横扫凤台县武家集,把那里的地主武装打得一败涂地,土豪乡绅损失惨重。他们这才想到,苗沛霖的治兵之策并不全是花拳绣腿,或许有其道理。苗沛霖也不失时机聒噪老调,打着“御捻”的旗号,在豪绅的资助下组建苗家军。由于策略正确,战术运用得当,苗沛霖的势力迅速膨胀。四年中就成为据圩寨数千,拥众十余万的地方势力。

    用风雨飘摇来形容1860年的大清王朝再恰当不过了。南方红军、太平天如火如荼,北方捻军起义遍地开花,大清政府捉襟见肘,八旗绿营顾此失彼。当时的形势让苗沛霖犯了一个致命的错误,其机会主义投机本性也在这时得到最充分的显现。他错误地判断形势,误以为自己割据一方,崛起于官匪之间的时机到了,忙不迭地自树大旗与大清分庭抗礼。却没有想到,清军的势力依然强大,迫于形势,他又反正投靠了朝廷。

    而后,苗沛霖会同胜保的部队,与贾臻的守军里外夹击,大败天捻联军,解了颍州之围。张乐行败走颍上,被苗沛霖包围,靠部将拼死突围才归回雉河集。张乐行被围而又走,让清廷大为恼火,指责苗沛霖剿灭不力,暗中通敌。

    为平息清廷不满,苗沛霖把主意打在陈玉成身上。

    他遣心腹部将扮成乞丐前往庐州,将苗沛霖的亲笔密信藏在打通的竹竿内。信中苗沛霖对陈玉成极尽恭维之辞,并信誓旦旦地承诺,英王如能到寿州,他将组织四旗人马,120万之众,配合英王夺取汴京。

    陈玉成虽然已经知道苗沛霖已经倒戈,但就是这个时候,陈玉成犯了一生中最大的错误,相信了当时寿州地方团练使苗沛霖,这个人是一个标准的墙头草、两面派。

    长期经营皖北的陈玉成这个时候急于突破困局,一心只想壮大力量,再次北伐。英王与属下将领商谈,多数人都认为苗沛霖反复小人不可相信。陈玉成自己也反复思考了几天,最后决定自己亲自前去招抚,希望自己能让苗沛霖重新回头。

    红军代表知道这个情况后,也急忙劝阻,但是陈玉成已经下了决心,执意北上,红军代表也无可奈何,急忙向红军总部通报了这个情况。盛中华得到这个消息,沉默了好半天,历史对于陈玉成来说,并没有改变,他这次前去,肯定会被苗沛霖诱捕,然后被残忍的杀害。“看来只好采用其它的办法了!”

    陈玉成带领手下仅剩两千多人抵至寿州城下,余安定开城来迎,陈玉成不疑有诈,令两千多士兵在城外驻扎,他仅率二十多人入城,准备以寿州为大本营,开始他北伐的宏图伟略。

    入城后,呆了大半天,也不见苗沛霖来迎接自己,陈玉成内心纳闷,反复的询问下人,得到的回答却是:老爷现在忙于军务,还请英王稍等。到了傍晚时分,苗沛霖的侄子苗天庆头戴蓝顶花翎一身清朝打扮走进大厅,这个时候,众人知道被出卖,,冷冷的看着苗天庆,门外已经被上千的军士包围了,苗天庆趾高气扬的向英王拱了一拱,说:“我叔父见清朝洪福过大,现望能与英王一起共享大清洪福!”

    大家皆抽出刀剑想要冲出去,但被陈玉成拦住,他看带外面层层的士兵,知道事情无法挽回,他看向苗天庆,怒斥道:“你叔父真是无赖小人!墙头一根草,风吹两面倒。龙胜帮龙,虎胜帮虎。如此为人,将来连一个‘贼’名也落不着。本王只可杀,不可辱。势已至此,看你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