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七十一回(第1/3页)  秦恨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在离临淄数十里外的一座行宫中,宫人们正热火朝天地忙碌不停。她们将红色帷幔挂起,以喜字红烛替换云灯,所有宫室、庭院全部清扫干净,熏香宜人。另外专人清点从齐宫里运过来嫁妆,装满一辆又一辆辎车。

    行宫将是齐国公主远嫁途中最舒适和宽敞的住处,沿途再没有如此规格等级的宫殿,这里离边境近,故齐人将公主所有嫁妆提前送到这里。

    数百多人的庞大送亲队伍中,有后女史精心挑选的美貌宫人,有年龄较长、教导礼仪的女官,有各行业的能工巧匠,有宫中侍卫,还有运送礼车的奴仆。另外还有一支从临淄都城调来的精兵强将,约五百多人,与宫中侍卫共同保护送亲队伍西行。

    齐国此前已经派出使臣与楚国交涉,希望可以准许全副武装的齐国士卒借道入秦。如若不能,则使臣将请求楚国派兵护送,总之,必须确保公主如期、安全抵达楚、秦边境。

    子桁特别提出从楚国入境的要求,而不是路经魏国。从楚国走,不但绕远,而且辖地湖泊河流众多,常常要乘船,很不方便,但魏国情势反复无常,他担心出现入境后出现变故,相比之下,这几年秦楚两国因为姻亲关系,外交更为稳定。

    此时一位带冠身穿绛色服的青年人在行宫一处僻静的宫室中阅读密信。他俊朗面容布满阴霾,目光沉思,外面喜庆的气氛丝毫未能影响到他的思路。

    终于他将密信在手中捏成一团,几乎揉碎。

    密信称,魏王已派人到赵国召王弟信陵君回国,而且备下重礼,要拜信陵君为魏相。信陵君一向主张合纵反秦,若回魏国为相,手握重权,势必影响魏国的绥靖政策,从此以后魏国恐怕再不会向秦国进贡。

    此事十分蹊跷。根据密信所报,魏王不顾魏太后的阻拦,坚持要信陵君回国,是受到新王后的怂恿。而这位新被立后的美人,正是当年协助信陵君窃符救赵的如姬。

    如姬一心想当魏国王后,却数年都未能如愿,更因为窃符一事差点被魏太后逐出宫廷。但就在前一个月,大梁城街头巷尾传出小道消息,称秦王已听说如姬之美貌,有心在第二年魏国进贡之时,要魏人将她送入秦宫。如姬也听到传闻,几次寻死觅活,终日哭哭啼啼,娇柔之态,令人断肠,忠贞之义,令人敬佩,魏王本来就舍不得最心爱的美人,此时更觉得她是天下第一的绝色女子,才引来秦王觊觎,但又不敢得罪秦国,左右为难。正巧从邯郸赶回来的上大夫姬洪献上一策,称即使一国再强大,向附庸之国索要贡品时,只能要美人姬妾,而不能索要一国夫人,因此只要将如姬立为王后,秦王自然断了索要如姬的念头。魏王听后大喜,在朝上当即颁旨立后,姬洪官位升为副相,连魏太后也未来得及阻拦。

    新王后赶紧趁机诋毁秦国欺人太甚,狼子野心,得寸进尺,不可不早做打算,同时为信陵君说了很多好话,她也希望朝中多此外援,后位会更加稳固。这一次信陵君未当成合纵长,魏王忌讳之心减少许多,又想与魏太后唱反调,摆脱其控制,竟然听信如姬之言,下令召王弟回国。其他朝中大臣要么本与信陵君交好,要么曾多受君夫人重礼斡旋,自然推波助澜,称赞国君英明。更巧的是,龙阳君被派到楚国出使去了,于宫中天翻地覆的变化竟鞭长莫及。

    魏国上大夫姬洪才能平庸,胆小畏事,邯郸之会上一眼看出他不是什么人才,怎么可能想出这样一石数鸟又立竿见影的计策?

    青年人以为,信陵君身旁必藏有一位高明谋士,既对魏宫后位之争了如指掌,又透析七国情势。这一计先诋毁秦王嚣张跋扈,好色贪婪,令世人耻笑和厌恶,继而利用魏国后宫之争,扶助如姬为后,借她之力帮信陵君回国。这样一来,魏廷中必将形成一股坚定的反秦势力,信陵君则可继续推动合纵大计。此谋士若不能收为秦国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