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068章:岛津基业(第2/3页)  家天下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一番搞下来,天色已近黄昏。袁鲸取得了久光的开城令和投降令,随即在鹤丸城头发出信号。埋伏的两千人马纷拥进城,一看局面已得控制,袁鲸立刻命令将所有枪械收起密藏,七百人的特种部队全体换上徐简事先准备的法国“米涅”前装步枪。

    等到英、法、美三国得到消息,派出联络官入城联系,看到的是一支装备法式枪械的精干部队立下奇功。法国人为此眉开眼笑,为本国军火的优秀大吹大擂。英美两国的军人虽有些小小的不满,然而一场跨海征讨顺利成功,剩下的只是巩固占领、勒索赔款以及与幕府的扯皮谈判,各个还是为之欣喜。

    *********************************************************

    暮色沉沉,天京城监国府内,徐简正对洪宣娇侃侃而谈。

    “所谓‘治大国若烹小鲜’,指的是要掌握火候,尽量顺势而为,不宜轻易大动干戈。尤其是做为立国之本的东西,宜承继,再顺其旧势发挥。不宜使用急停急转或全面改革的手法!不是不能变,只是要尽量在‘顺承’中巧妙的变!北魏孝文帝的改革就是改变太急以致失败的恶例!”

    洪宣娇惊奇道:“不是有许多专家学者都在称颂孝文帝的改革吗?为何侯爷说他失败?”

    “砖家?”徐简不屑的摇头,“砖家的见解,你只要反着运用,通常十有九中!孝文帝的改革成功?有活着时连儿子都跟他对着干,死了不到三十年拓拔氏就黯然退出历史舞台的成功改革家否?胡来到极点的北齐高氏,维持政权的时间都不比他短!其实你用屁股想,都该知道那些砖家必然是汉族人!赞美汉化只是别有用心,如反过来讲,那才是人品可疑!在某种场合,可能我也会不怀好意的附和他们。但现在我是教你治国的真材实料,那些用来宣传的、掺杂不良用心的东西我都不讲!”

    徐间的见解和手段,洪宣娇通过研究他的政策,通过面对面与他交手,早已深为折服。所以尽管他出言狂妄且不合流俗,洪宣娇还是耐心听了下去。

    “与孝文帝相对的,是满清的改革!要是不讲立场,纯从谋略角度,鞑子的改革远比孝文帝成功。他们的方式,就是大采汉地成法的同时,始终高举民族尊严、民族文化的大旗。这样不但不会将其自身族群意识泯灭,还能反过来消灭汉民族的民族尊严感。如那根丑陋的猪尾巴。其实暗中早有改革。早期鞑子梳的发型名叫‘金钱鼠尾’,那真是丑陋到惊天动地。但他们只是暗中小改了一下,却始终不肯放弃这根猪尾。别小看这根东西,满人一代代承继下去,就始终不会丧失其民族自豪感,各个充满征服者的信心。而汉人代代传下去,就始终标志着自己是个被征服民族。留辫即是一种自我奴化的象征和暗示。只要辫子不剪,汉人就始终是一个奴隶民族!而满人留着辫子,却是一种成功的标志,是一种自信的暗示!

    满人立国以来,所谓的七大恨,所谓的金人后裔,所谓的骑射无敌,所谓的永不加赋,若是一一深究,可谓彻头彻尾都是谎言。可是就这么一个文化落后、人丁稀少、武力值低下的民族,居然能制服泱泱华夏,坐稳两百多年江山,不但远胜孝文帝那傻叉,甚至连煌赫一时、凶名著于欧亚大陆的蒙古人都比不上。靠的并非实力,而是权谋!其中最关键的一条,是他们的立国者明智的认识到,所谓‘全盘x化’,只能将自己化得骨头都不剩。最佳的策略,当然是有用的尽量学,可是学习者的原有属性也即是民族特质、民族意识、民族尊严绝不能丢,一丢就等于让被征服者从文化上反向征服!换句话说,一切可为我用,而非我被一切用。我们可以融合别的民族、别的文化,但绝不能被别的民族、别的文化所融合。一些傻叉砖家就是分不清融合和被融合的区别,始终只能一副蛤蟆相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