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六章 买厂建厂(第1/3页)  重生之奋斗在香江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不到一个星期,芯片的流片就出来了,是一家位于美国硅谷的芯片厂制作的,同时,相关的实验室和人员招聘也同时开始,一共招了13个人,5个半导体专家和4个电子工程师以及4个相机镜头工程师,麦克成了cpu部门的负责人,尼恩是电子工程师的头。当芯片出来后,没用几天他们就完成了傻瓜相机的样品机,一个做了30多个样品机,外形很难看,根本就没有讲究外形,只是为了检验凌世哲的设计是否可行。交卷买了好几箱回来,公司的大部分员工在律师的见证下签订保密合同后都领取了一部相机参与测试工作,随便他们照什么,怎么测试都行;拍摄质量,可靠性,耐用性已经各种功能是否达到设计要求等等。

    经过连续不断的反复测试后,相机的大部分都达到了设计要求,照片质量也不错,但有些没有达到。凌世哲和技术人员把这些问题集中了解后,发现主要发生在逆光补偿、消除红眼、长时间曝光、重复曝光等问题上,经过反复研究后凌取消了消除红眼、长时间曝光、重复曝光等一些不太合适的功能,这些功能都是在进入数码相机时代后以及电子技术的增强出逐步加上去的,现在上这些功能不太合适,而人像、风景、动态、微距、夜间几个功能中除了动态以外其他的都给保留了,还把他们加强。经过改进后相机的表现好多了,构架被定型下来,下面就开始给他换个漂亮的外壳。

    凌世哲打算把傻瓜相机分成高端和中端,按玻璃镜头的跟陶瓷样以欧美中——资——产阶级为目标客户群体,定价为220美元到370美元之间。这个价格他们绝对能够接受,也是后世日本的定价,而且凌世哲的傻瓜相机技术等级比日本的普遍要高很多。日本都能够大卖,没有理由凌世哲的相机性能高了这么多,价格又是一样还不大卖的道理。

    这时候凌世哲开始返回香港建厂房了,为了生产这种相机要建2个厂房,相机组装厂和镜头厂;镜头厂分2个部分,一个是玻璃镜片厂,一个是镜头安装厂。整个成本下来光是设备就花掉2800多w美元,贵死了主要是镜头厂就占了绝对大头,由于才用了超声波马达跟防抖技术,光是这些配件的生产设备就非常高昂,都是定制的设备;在加上生产设备又相当先进,自动化程度又相当的高,自然就贵了。然而工厂的建设成本也不低,是典型的洁净工厂,不然镜头就会被污染,整个成本下来没有5000w美元打底想也别想。看这些数字,凌世哲心里直咂舌,现在才1968年啊,货币也没贬值到后世那样,而且布雷森林体系还没有解体,这个时候的美元是真正的美金啊。1974年开始服役的f14战机每架才1600w不到,5000w可以买3架f14都绰绰有余了。

    飞机在香港机场降落出了人行通道,凌世哲看到陶瓷厂的厂长陶成安走了过来,接过凌世哲的行李箱说道:“哲少,你一路辛苦了,太太在浅水湾的别墅里为你准备好多你爱吃的菜。来走这边,那边来了很多记者,走这边出去”。

    “来了很多的记者”?凌世哲边走边走边说道,"是为我来的,你确定没有搞错“?

    “没搞错是为你哲少来的,那些记者早大听到你哲少的班机早早的就来了,等着机场门口”,出了机场上车后陶成安说道:”你投资5000w美元建相机工厂的事情全香港都知道了,那些记者都想问你是什么样的相机要花5000多w美元的工厂来生产啊,香港从来都没有个,香港、台湾、东南亚都轰动了”。

    凌世哲笑了笑说道:”厂里怎么样,还好吗?“

    ”厂里都很好,工厂扩建以后,生产量比原来翻了两番,工厂两条生产线都是满负荷生产,根本就满足不了公司的需要,已经开始上第三条天生产线了,.对了那个南洋吴家的人托人来问我,我们要不要他的哪家工厂,也是生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