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八十三章 CMOS工艺技术成熟(第1/4页)  重生之奋斗在香江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三十六个弟兄。”

    “三十多个?我的那院子要不了这么多人,这样,张克告诉韩老三,把他们招进去保安公司,专门为这一带的商户提供保安服务和地区治安,我那个院子选几个可靠的去看着,就这样吧。”凌世哲说完后坐了下来。

    “谢谢七少爷,谢谢七少爷。”陈耿牛道谢了之后,识趣的带着自己的小弟走了。

    这种事犯不着凌世哲为他花费心思,把他们安排了之后就不需管了,自有下面的人会去处理。大半天没有吃饭也饿得狠了,闻着桌上的饭菜香,拿起筷子,招呼了下马克和白露后,就大块朵颐起来。

    很久没有吃到这么正宗的川菜了,凌世哲的胃口也是大开。

    酒足饭饱之后,凌世哲先把白露送回了家,然后有送马克回家,最后自己去了颜晓芸的房子。

    ------------------------------------------------------------------------------------------------------------------------------------------------------------------------------------------------------

    马克从凌世哲那里拿到的三份资料,经过几天详细的研究后,他对资料中3.5英寸的软驱和软盘产生了很大的兴趣,他决定先从软盘开始,然后一步一步在把这些机器给做出来,他从实验室找来几个助手,开始对凌世哲画的软驱草图进行攻关。

    首先是软盘,这个软盘规格是3.5英寸,结构很简单,采用双面读写窗口,外包装要使用硬塑料外壳,具有防误写装置。

    结构虽然简单,但难点不在它的结构上,而在于软盘所使用的材料上,磁性材料的制备、磁记录介质的制备、磁头材料三个方面才是软驱的核心。

    磁性材料,主要材料是氧化铁,这种材料来源广泛,可以从香港的钢铁厂的酸洗池中大量获得,但现在的人们却不知道该如何从钢铁的酸洗废液中廉价的获得高纯度的氧化铁材料,以前的方法采用的是浓缩法和化学共沉法。

    浓缩法制备,氧化铁颗粒细度不够只有20—400微米,达不到磁盘的设计要求,而化学共沉法,污染严重,而且分离困难,工序更加繁复,成本相当高。

    好在凌世哲给的资料中提到了如何廉价的高纯度氧化铁方法。

    水热制备法,一种新型制备方法,先向溶液中投放铁氧化物和m2+水溶液,搅拌后再放入一种特殊的碱溶液,从而在溶液中间形成包含中间沉淀物的胶质悬浮液。取中间悬浮液,加热到一定温度,再吹入纯净空气,使之发生氧化反应,当沉淀物消失,高纯度铁氧化体便转化完成。

    水热制备法成本与浓缩法相当,但铁氧化体的颗粒却达到了0.5到1微米之间,接近化工沉淀法品质。

    用这种制备法,生产出来的铁氧化体完全可以作为优秀的磁性材料,运用于制造高密度大容量软盘。而其价格却非常低廉,仅和低密度软盘同等成本。

    软盘这个玩意并不稀奇,历史上第一只软式软盘是由ibm于1971年开发出的,直径8吋。

    1981年,日本索尼公司首次推出3.5吋软盘,苹果1984年在mac机开始采用3.5吋软盘,此时容量不足1mb,后来,由日本索尼的3.5吋软盘容量有1.44mb所取代,这种软盘80至90年代盛行,直至2000年代以前,3.5英寸软盘仍是电脑普及设备之一,后已渐被淘汰。

    现在是1971年,这个时间正是ibm推出世界第一只软盘的时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