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二百九十八章 安布雷拉的环保处理危机(第1/4页)  重生之奋斗在香江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boss,我们检验了过了,位于46号区的人工湿地的确出了问题,重金属含量超过了正常值,而且剂量还在持续增大,如果不拿出一套有效的解决方案,我们会有大麻烦的。huotxt”安布雷拉综合环境公司首席工程师蔡志阳在“水立方”总部董事长办公室里向凌世哲汇报人工湿地的情况。

    参加会议的人还有安布雷拉集团的总裁艾莉森、顾问福斯特、副总裁兼香港亚太地区总裁安迪格鲁夫,以及安布雷拉综合环境公司总裁劳伦斯。

    自从一个星期前遇熊事件发生后,凌世哲从福睿斯教授的口里得知,他的人工湿地出了问题,于是凌世哲回去后马上通知了劳伦斯和蔡志阳对人工湿地进行全面的检验,一个星期后检查结果出来了,重金属含量超过正常值。

    人工湿地是安布雷拉综合环境公司正在北美大力推行的环保项目,在欧美地区越来越多的人环保意识开始崛起,加上欧美工厂废水排放法规越来越严苛,美国的不是化工企业和石化产业开始面临越来越大的环保压力,生产废水的处理成本是越来越高。

    目前,工业废水的处理成本已经占到企业生产成本的30,有点甚至还超过,据有关部门统计到1980年,工厂废水的处理成本会超过企业生产成本的40。

    面临如此巨大污水处理成本,不管是大公司还是小公司都感到无法承受,于是欧美的一些中小化企业开始了产业转移,把工厂迁移到对环保要求并不高的东南亚国家和地区。

    小公司好迁,但大公司要搬迁就难了,因为他们是本地的纳税大户,当地政府一般都不同意他们搬迁;

    二是,这些大型或者特大型的石油化工企业为当地创造了大量的就业机会,一旦他们搬走了,在当地留下的大量失业人口。任何一届政府都无法承受。

    为了让这些大型的化工企业留下来,于是一些地方政府又和这些化工企业联合起来,向白宫,向国会施压。要就业还是要环保

    这是一个两难的矛盾,选择了就业,自然会牺牲环境;选择了环保,就会牺牲当地的就业。

    没有人愿意失业,也没有人愿意生活在一个槽糕的环境里。于是双方的矛盾冲突就来了。

    现在就业吧,不行,现在美国的生态环境已是变得极为恶劣了,再不整治环境,以后美国简直都没法生存了。

    选择环保吧,也不行,大量的失业人口会让本来就不景气的经济环境变得更加恶化。

    两种矛盾又该如何调和,成为当下白宫政府和国会议员面临的重大考验,如果拿不出妥善的办法,那么美国的这些大型化工企业产业转移就会成为必然。后果就是美国工业的空心化,这是美国任何一个有志之士都是不愿看到的。

    这里就不得不提到美国的未来产业空心化,促成美国产业空心化原因其实是非常复杂的,是由很多因素造成的。

    但究其根本始终离不开三点,一是,发达国家与发展国家巨大的人工成本差距,以港、台为例,美国工人每月的薪水是港、台两地工人的20倍,是泰国工人成本的15倍,加拿大要好一点。但是人工成本差距依然很大。

    如果在把改开后的大陆人工做比较的话,美国与中国的人工成本可以拉到50倍的差距。

    企业都是追求利润的,这么大的人工成本差距,有哪家企业不想把工厂开在人工更低的国家和地区

    二是。工会也是美国产业空心化的巨大的推手,两地的人工成本差异本来就大,在现在充分的国际竞争环境下,美国企业面临的竞争压力本来就很大,这个时候的工会不但不积极调和企业和工人直接的矛盾,反而还推波助澜向企业进行讹诈。更高的薪水,更高的福利、更多的带薪休假等等,不同意就罢工,这些苛刻的要求是企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