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103章 一零三(第2/3页)  贵圈(古代)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事传召,故而陈懋与陈俨连早饭也未吃完就匆匆忙忙起了身,未留下任何多余的话,上了马车就走了。

    常台笙站在门口看马车消失在走廊尽头,这才打算折回府内。她并不是十分放心,总觉得要出变故,更是没有什么心思出去逛逛。可无奈姑母兴致盎然,便只好一同出行。

    谢氏并没有同往,故而全由常台笙一人来应付这话多的姑母。一路上姑母喋喋不休,数点各种往事,其中不乏陈俨年幼时的一些趣事。那些事,在常台笙看来,也许都打上了悲伤的注脚,似乎令人心疼,但在达观得有些离谱的姑母眼中,似乎当真只是趣事而已。

    常台笙安安静静听她说着,也不搭话,姑母讲了好一会儿才忽然停住,说道:“听闻你是做书本买卖的,可既是做生意之人,何以像个久居深闺的女子那般木讷?你那婆婆非说你心有乾坤,可我瞧着你却像个没见过世面的人。”

    她说话虽没有恶意,但神情语气却是高高端着,多少有些瞧不起人的意思。

    常台笙轻抬唇角略有些不好意思地回道:“晚辈自幼生在杭州,二十几年几乎没有怎么出过门,天地也不过就在那弹丸之地罢了。若讲见世面,的确是未见过什么了不得的事。”她说着稍顿了顿,言语中似有感悟:“原先以为读够了世间书便足矣,现今却发现这人世中还有许多其他人与事值得去体味感受,之前是想得太理所当然太浅薄了,故而如今打算虚心学着些。姑母说的事都十分有趣,晚辈听着很是受用。”

    姑母不禁喜上眉梢,心说这姑娘可真会说话,到底是生意人,不说则已,说起来果真是让人觉着舒服。

    可她最开始便没有给常台笙多好的脸色看,这会儿自然也不能松得太快,故而也只能暗自乐一会儿,仍旧端着道:“那你都卖些什么书呢?只在杭州有吗?”

    “晚辈家中有一间刻坊,已是经营了几十年,如今各类书都做一些。书肆虽只开在杭州,却也有书船经常往来江南一带,刻坊做出来的书,在南边大多地方都是可以买到的。”

    “做得这么好?”姑母反问了一句,又追问:“是哪一家啊?”

    常台笙忽下意识地低头看看脚旁的藤条箱,打开来翻了一翻,竟真从里头找出芥堂去年出的一册时文集子。她顺手就将书递给了姑母,姑母才刚瞧见那封皮,便惊喜地问道:“芥堂?”

    常台笙亦有些惊讶她这反应,姑母拿过那册书哗哗哗翻过:“这册我也有的!我平日里极爱读书藏书,芥堂的书我可几乎是全收着呢,没事便翻出来瞧瞧,平日里都不借予人看。苏杭一带书商众多,我起先还以为你是哪家小刻坊家的姑娘,没想到竟是芥堂啊!”

    言语间,方才那故意端着的架势一下子便没了,惊喜之情倒是溢于言表。

    姑母紧接着将常台笙狠狠夸赞了一番,倒弄得常台笙一时间手足无措不知回什么好,只问:“姑母这般爱藏书,那是藏了多少?”

    这问题似有些冒昧,但姑母却全然不在意,爽快回说:“我山东婆家几十年前便建了藏书楼,至今约有两万五千册的藏书,多得简直看不完。”

    她兴致勃勃给常台笙说那些辉煌旧事,常台笙静静听完,问说:“几十年未有过事故么?比如”

    常台笙话还未说完,姑母便打断了她:“我知道你想问的是什么,说起芥堂我知道多年以前似乎有过一场大火,据说那时是损失惨重,想想也是可惜。但我婆家那藏书楼,不是木头搭建,整座楼全是砖石所砌,自然不容易失火,何况还搭在高高的石头台基上,平日里有人不间断地巡查。”

    姑母的表述并不详尽,许多细枝末节都未讲明白,但常台笙听着却很是有兴趣。芥堂那些藏书正愁不知往哪里放,就算将来没有恶人打那些书的主意,却也要防着天灾意外才行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