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7章 大明三战皆败的教训(第2/3页)  袁崇焕之孤城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条有理的谈他的一些看法:"兵法云:‘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兵志曰:‘不知地利不可行师。‘可杨镐既不知地形、更不知敌情,只知冒进求功,终于驱十万大军于死地。袁应泰也不知兵:杨镐兵败后,熊廷弼大人来到辽东,确定‘坚守图进‘之策,辽东总算固守了一年多。可是,袁应泰来了又改定‘三路伐金‘之计,唯恐再提坚守二字。也只有几个月时间,却连沈阳、辽阳也守不住,都给丢掉了。王化贞更差,只会吹牛,在辽东谁不知道他‘请兵六万,一举荡平胡虏!‘的大话?到头来没有荡平胡虏,他自己连同我们在内的十几万大军倒被胡虏荡平了!所以说,将帅无能,如何不败?此其一。"

    袁崇焕只是点了点头,他心里却想得更多更深:岂止是将帅无能!朝廷中从万历皇帝到内阁辅臣到兵部乃至于动辄上折言事的言官们,几乎全不知兵,却又低估鞑虏之力,以为天朝大兵一到,努酋即束手待毙……"只有手握权柄者连连催促进兵,才有杨镐之流的轻举妄动啊!袁应泰为什么只言进不说守?那是熊廷弼言守却被言官们交相弹劾而终被罢职所吓的!而王化贞,只是久历官场的一个无赖之徒,他知道斗不过二度经略辽东的熊廷弼,便求助于朝廷中他所结交的权要,釜底抽薪架空了熊廷弼。‘请兵六万,一举荡平胡虏‘这句大言不惭的话,谁都不会信,可朝廷偏偏就信了他!……"袁崇焕真想接着何可纲的话大声地说下去,可想了又想,没有张口--这些,都是袁崇焕在兵部主事任上,从过去有关辽东奏折抄件中所了解到的,这也正是辽东边事日坏的一个难以化解的症结。

    "说得好哇。"袁崇焕和颜悦色鼓励道,"你接着说。"

    "再说兵,兵有二害:一是不事训练,二是漫无纪律--"何可纲继续说道:"卑职自当兵始,当过哨长、哨官、营官,一直和兵打交道。自信尚能严于治兵且尽职练兵,但八年来遍看辽东各部各营,除熊大人首任辽东经略一年多内注重治兵练兵外,尽皆久无训练,连带军政也都废弃不堪了。那结果--"

    "那结果当然不妙!在营呢,点册有名,及派工役而忽去其半;领饷有名,及闻警报而又去其半;及至战事当前,士兵大都装死扮活,不肯出战;以至于上了战场,也往往闻风而逃,望阵而逃,惧战而逃……士兵都抱着一个‘逃‘字上战场,那仗还能打得赢吗--"袁崇焕接着何可纲的话说出了结果,"士兵不精,如何不败?此其二。我说的是吧?何守备。"

    "是……"何可纲十分惊讶,他不知道这位袁大人对辽东士兵情况竟是这样清楚--他可从未到过辽东也未带过兵啊?

    "是这样--"袁崇焕解释道:"我在兵部看过熊廷弼当年陈述辽东军情的奏折。哦,你接着说吧。"

    "还有武器,更是多有残缺,残缺得让人难以置信。即如卑职一营,坚甲利刃,长枪火器,大都丧失俱尽,今士兵所持弓皆断背断弦,所持箭皆无羽无镞,刀皆缺钝,枪皆顽秃……能够拿上战场和鞑子拼杀的,实在少之又少。大人,武器不利,如何不败?此其三。"

    "这四?"

    "缺粮欠饷,如何不败?--当兵,是拼了命才换来点糊口之粮,妻儿老小都巴巴望着它呀。更何况当兵人要吃粮,军马也要吃草料!更常见军马瘦弱,常听说军马被士兵断绝草料,甚至于被弄死。可朝廷却常常欠饷,一个月,二个月,甚至数月无粮无饷。如此欠粮欠饷,试想如何有士兵不饿、马又不瘦不死之理?而军兵无粮,又如何不卖裤袄杂物?如何不夺民间粮窖?如何不取马料养自己性命?马匹又如何不瘦不死?又冻又饿的士兵和马匹又如何上战场?即使上了战场,又如何不打败仗?"

    "还有五?"

    "不信辽兵,如何不败?--"

    何可刚的话立时引发了在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