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三十七章 寂寞河中府㈠(第2/3页)  普天之下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真人不必多礼,您是得道之人,在下只不过是一个大俗人,哪能得道长谦让。真人能来撒马儿干闲居,也是在下的荣幸!”赵诚极有礼貌地行礼道。

    “贫道虽第一次见过大人,不过自从贫道见到刘仲禄大人,就听到过刘大人时常提起大人。刘大人与贫道万里行来,可以说是手不释卷,原来大人少年才子,却能写得一部《三国演义》好书啊!”丘处机道,“今日一见,大人果然少年有为,胸中似有一股天地浩然之气。”

    “真人过誉了,我会骄傲的!”赵诚对着这位高人还是会开玩笑,又见另一儒者不曾见过,“耶律大人,不知这位长者是何方高人?”

    “不劳大人相问。”那位儒者自谦道,“在下李世昌,故辽国郡王是也!”

    他口中的辽国不是中原辽国,而是耶律大石所创之西辽,只是这个李郡王很不幸,西辽已经国之不国了,在这位李郡王的身上有股颓废之气。

    “大汗命我回撒马儿干,管理屯田,偶遇李郡王,又很是轻闲,我正好拜他为师,从之学契丹字。”耶律楚材解释道,“我自幼丧父,幼时从家母杨氏习文,却从不知契丹字为何物,此为不孝也。”

    赵诚心中不以为然,这耶律楚材恐怕不光是不认识契丹字,恐怕他连自己是契丹皇族的子孙的身份都忘了,根本就从未感怀过自己的身世,这一旦轻闲了下来,就开始琢磨了。

    “诸位好心情啊,这里风光旖旎,正值春暖花开之际,又有好酒好茶,令在下羡慕不已。”赵诚道,“不知作诗了没有?”

    耶律楚材道:“我等只是闲谈,今日还未来得及作诗,今日见到不儿罕,倒是有一诗相赠!”

    “哦,那在下洗耳恭听!”赵诚道。只听耶律楚材口中吟道:

    寂寞河中府,暇荒僻一隅。

    葡萄垂马乳,杷榄灿牛酥。

    酿酒无输课,耕田不纳租。

    西行数万里,谁谓乃良图

    “好诗啊!实在贴切。”郭宝玉等人抚掌赞道:“不儿罕前年春天奉大汗钦命,治理河中府以来,两年不纳税,百姓从中获益无数,百业欣欣向荣,百姓也心有所依,去年冬天撒马儿干无一人冻死,恢复昔日之胜景指日何待,此乃良图也!”

    “过奖、过奖。良图未成,诸人还需努力。”赵诚摆摆手,却又叹道,“死的人已经够多了!”

    耶律与郭宝玉皆心有所感,都低头不语。

    “不儿罕大人当之无愧,贫道万里而来,一路上所见,很是感慨。”丘处机道,“贫道不才,也曾作一诗曰:十年兵火万民愁,千万中无一二留;去岁正逢慈诏下,今春须合冒寒游;不辞岭北三千里,仍念山东二百州;穷急漏诛残喘在,早教生命得消忧!诸位,贫道乃山野之人,浪得虚名,奉诏万里赴西域,只为草芥之躯,能劝大汗早日止歇干戈,清心寡欲,予民休息,以享太平盛世。”

    “呵,真人不愧是得道之人,慈爱之心让人景仰。”赵诚恭维道,“在下从未去过中原,对真人的名号闻名久矣,听说你的弟子也都是大家,比如尹志平道人,在下虽处大漠也曾有耳闻。”

    丘处机身后的一位中年道士,面有得色。

    “大人过奖了,来,志平见过不儿罕大人!”丘处机感到很惊讶,因为赵诚为何单单提到自己的这个弟子呢?

    “贫道尹志平见过大人!”尹志平上前道。

    “不知道长是否认识小龙女?”赵诚问道。

    尹志平茫然不知所云:“小道平生只住在道观之中,从我师学道,埋首皓经,素少与外人谋面,更未见过有此名号之人。”

    “那你认识杨过吗?”赵诚又问道。

    “不曾!”尹志平斩钉截铁地回答道。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