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二十一章 封侯非我意 但愿海波平(第1/2页)  我欲扬明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冬日的风猎猎地吹动着城头的旌旗,巍峨高耸的城墙上写着三个斗大的字:“登州卫”,垛堞口站着一个又一个身披甲胄、手持军器的士兵,神情肃穆地凝视着远方波涛汹涌的海疆。

    军校场里,一位白袍小将手挥令旗,指挥着一队队军卒不断变换着队型,士兵军容齐整,进退有度,杀声震天,令旁边那位二十多岁、穿着六品鹭鸶文官补服的官员看得血脉贲张,不禁握紧了拳头,似乎也正握着刀枪在与士兵一起杀敌。

    看了一会,那位文官发现这个阵法自己从未见过,只见每队军卒以十人为一组,以四名手持丈二长枪为攻击主力,四名长枪手的最前面一左一右分别手持小圆藤牌和硕大的长方五角形藤牌的腰刀手,其后有两名士兵手持一丈多长连枝带叶的大毛竹;长枪手的后面那两名军卒使用的兵器更是古怪,象是凤翅镏金镗,两边的翅却并不弯曲,直横直竖看着象个“山”字,长约七、八尺,竟是十八般兵器中也没有的,低声问过那位小将身旁的护兵才晓得,此兵器名曰“镗钯”,精铁制成,,队列前方右边手持方形藤牌的士兵主要作用在于稳定本队的阵脚;左边持圆形藤牌的士兵匍匐前进,在牌后抛出投枪,引诱敌军士兵脱离本阵;若是敌军士兵脱离本阵,就由身后那两位士兵用名为“狼筅”的大毛竹将其扫倒在地;长枪兵就可一跃而上将敌人刺死;而队列最后面的手持镗钯的士兵则保护着本队的后方,警戒侧翼,必要时还可支援前面的长枪兵,形成第二线的攻击力量。

    高拱虽然是个文官,却偏好军事,他知道军中最重个人武艺,却很少见过有这种强调团队配合的阵型。如此前后有秩、长短搭配的队列布置令他啧啧称奇,不禁好奇地问他是如何想出来的。

    戚继光告诉他,近年来倭寇屡屡侵犯登州,在与倭寇交战的过程中,他发现明军之所以每次都被倭寇打败,除了精铁制造的兵器不及倭寇的钢刀这个原因之外,还因为士兵单兵作战技能远不及倭寇。那些倭寇每个人都擅使五尺长的双刀,互为呼应,协同作战,头领将手中充当令旗的折扇往上一挥,则全部倭寇就将刀挥过头是阁老尚书,便是叶大人这样京城里的上显达官,末将也是打着灯笼难遇一个……”

    叶樘微微一笑说:“倒运时秦琼卖马,行运时敬德封王,这世间之事左右不过一个‘运’字,如今正是你戚将军行运之时,有这么一位自个儿送到你戚将军的跟前了。”

    戚承润以为叶樘要继续索贿,复又将一张银票直接放在了桌子上:“叶大人乃是末将一向景仰之官场先达、士林名流,今次能莅临我登州卫,是末将及麾下五千余众军卒天大的荣幸,些许孝敬不成敬意,只当是给叶大人略备菲薄仪程,登州卫之事还请叶大人在朝廷多多美言几句。”

    叶樘面色微红,也不收那张银票,说:“戚将军会错意了,下官纵然有心要助戚将军一臂之力,却也力所不逮。下官所说之人,便是此次随同下官一同到登州的高翰林高大人。”

    “他?”

    看戚承润有些怀疑,叶樘心里骂了一声:真真是个无甚识见的军卒莽夫!但看在银票的面子上,更是为了拉这一路上拒不受贿的高拱下水,便耐着性子说:“你莫要小看了这位高翰林。他乃是庶吉士出身,为我大明‘储相’,这倒是远水难解近渴,不过这位高翰林的恩师却不是别人,正是我大明第一权臣、刚刚被起复的内阁首辅夏言夏阁老。下官的话,戚将军明白么?”

    再不明白就真的是弱智了,戚承润心领神会地点着头,一边说:“谨受教,谨受教……”一边将桌上的那张银票硬塞到叶樘的袍袖之中。

    看他这样客气,叶樘就更进一步点拨他说:“看那高翰林与贵公子戚少将军相谈甚欢,戚将军不妨让少将军试他一试。”

    戚继光拗不过父亲的严命,只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