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二十五章 得风流处且风流(第1/3页)  我欲扬明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一夜欢娱,几度春风,在玉琴和慧娘不住声地讨饶下,朱厚熜才收兵罢阵,放过了那两个初经人事的美少女。

    心满意足之后,他突然想起了一件正经事,忙摇着身旁那凤眼带泪喘息未定的慧娘:“慧娘,你对朕说你是江陵人氏,那你可曾听说过张居正?”

    慧娘刚要起身回话,朱厚熜赶紧把她搂在怀中,温存体贴地说:“你刚献身于朕,不必拘礼,躺着回话便是。”

    慧娘羞怯地说:“奴婢……奴婢不敢……”

    “朕乃天子,朕准了你的事,有何不敢!”

    慧娘不敢拂了皇上的面子,只能乖乖地躺在朱厚熜的怀里,说:“回主子万岁爷的话,张居正乃是奴婢家乡远近闻名之人,有‘张神童’之称,奴婢怎能未曾听说过?”

    “哦,那你快与朕说说他是何等个‘神童’法。”

    皇上这样关注自己家乡的人事,慧娘也觉得颜面有光,当下给朱厚熜讲起了张居正的奇闻逸事。

    张居正祖籍大明王朝的龙兴之地——安徽凤阳,先祖张关保在明太祖朱元璋起事时投军做了一个兵士,后又在大将军徐达麾下当了一名下级军官。明朝开国之初,朱元璋论功行赏,将张关保封了一个归州长宁所世袭千户,也就入了湖广的军籍。明朝实行军户卫所制,全国两百万军户无论军官还是士兵,军籍都是世袭的,传到第三代时,他有一个曾孙叫张诚,因是次子,不能享受世袭的尊荣,因此从归州迁到江陵讨生活,这个张诚就是张居正的曾祖。

    张居正生于嘉靖四年(1525年),少小之时便已名动一乡,却是因为一件趣事:那时张居正只四岁,一次雨天随父亲上街,因为路滑跌了一脚,旁边一些闲汉便哈哈大笑地嘲弄他,四岁的孩子哪里能受得了别人的取笑?一生气就吟出了一首诗回敬那些闲汉:“三月雨悠悠,天街滑如油。跌倒一只凤,笑煞一群牛。”四岁孩童竟有如此捷才,周围的闲汉大吃一惊,赶紧收起了轻慢之心。此事一传十,十传百,很快就传遍的江陵,江陵的乡亲百姓从此便视他为神童,见面也只以“张神童”相称。

    被别人称为“神童”,张居正当真拿出了神童的本事,于嘉靖十六年(1537年)十二岁时中秀才,次年跟着父亲一同参加湖广乡试,父亲名落孙山,他的墨卷却被房师取中送到了主持此次乡试的湖广总督陶栉案上。陶栉对他的文章赞不绝口,但考虑到他的年龄实在太小,贸然登科恐遭天人所嫉,伤了阴鸷,便将他弃而不取,却亲自接见了他,将皇上御赐的一条玉带转赠给他,还对旁人说:“此子非是池中之物,他日成就当在老夫之上。”有了这段佳话,更将张居正的“神童”之名传得湖广一省皆知。越三年,十六岁的张居正又跟着父亲一起参加了嘉靖二十年(1540年)的湖广乡试,父亲还是名落孙山,他却高中第一,成为湖广一省的“解元”。

    随着慧娘的娓娓道来,朱厚熜更加兴奋起来:这张居正真不愧是明朝最杰出的政治家,被西方经济学界誉为“中国经济第一人”并载入了世界经济发展史册,原来从小就是个天才儿童啊!十六岁就成了湖北省高考状元,真比高拱那样的天才还要天才!

    他又想起了以前动议要拔擢徐阶进内阁之时,听吕芳说起的徐阶年少时的趣事:徐阶生于明孝宗弘治十六年(1503年),刚周岁的时候,不慎掉进一口枯井之中,当时昏迷了过去,家人都以为他活不成了,但是三天之后他竟然神奇地苏醒了过来;五岁时,他又从悬崖峭壁上摔了下来,大家都认为他肯定没命了,但他却因衣服挂在一棵大树上保住了性命,时人皆称他“大难不死,必有后福”。徐阶跟张居正一样,也没有让热心的fans们失望,于嘉靖二年(1523年)二十岁时考中进士,进入了大明官场。被授以翰林院编修之职后,当时的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