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四十八章 火炮之父(第2/3页)  我欲扬明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在构造上有了根本性的改进,一是炮管壁厚,安全性能好;二是安装了照门、准星等瞄准装置,命中精度远远超过了传统的火铳;三是安装了转动装置,增大了射击范围;四是良好的闭气性能大大提高了发射威力。但除了这四点优势之外,它最具有革命性的革新是抛弃了原有的将火药和铁砂直接填入炮膛之中,舂实后点火发射的陈旧模式,使用了类似于后世炮弹的子铳,即将火药铁砂按照固定的配方事先装填进一个个小炮弹里,相当于一门小炮,从大炮炮口装入,点火发射,大大减少了装弹时间,提高了射速和射程。

    正德十六年,时任白沙巡检的何儒在同葡萄牙人接触中了解到佛朗机制造技术,并联络了一些有经验的技师,便上疏朝廷建议仿制佛朗机,因人微言轻又恰逢天位易主,他的奏疏终石沉大海。嘉靖元年八月,葡萄牙殖民者向东方扩张的触角伸向了中国,不可避免地与明朝发生了武装冲突,两国在广东新会发生的一场小规模战争以明军缴获了两艘军舰和20余门舰炮而告终。这次战争中,明军虽取得了胜利,却让许多明朝官员认识到了天朝上国的武器装备居然落后于那些远道而来的“红毛鬼”、“西番”,便纷纷上疏朝廷,建议大量仿制佛朗机以改善明军装备,得到了朝廷的批准,何儒领命在缴获的葡萄牙舰炮的基础上开始研究和试验,终于在嘉靖三年成功制成了首批佛朗机32门。此后,明军开始大规模仿制佛朗机,广泛配置在北方边关要隘和沿海地区,十多年间,佛朗机的种类增加到近10种,分别适用于各种战争,逐渐成为明军装备的主要轻重型火炮和单兵枪。

    何儒最终官至工部火器司郎中,加正三品工部侍郎衔,于嘉靖十五年告老还乡。成立兵工总署之后,朱厚熜便将已致仕的何儒重新起复,食正二品尚书俸禄,实授兵工总署技术总监——与兵工总署一样,这是一个让朝臣们都不大明白的新名词,照皇帝的说法便是总顾问,负责制炮中的技术问题。那些朝臣们也知道何儒虽然老迈,不能胜任主持军器研究院衙门日常工作的重任,但做一个顾问应该是绰绰有余,皇上也算是知人善任了。

    向高拱介绍了何儒之后,朱厚熜又继续刚才与何儒的讨论话题:“你方才说火药配方为七硝一硫二木炭,朕以为倒不必拘泥于此,此前有一神人曾托梦于朕,语曰配置火药以七成半的硝石、一成的硫磺和一成五的木炭为佳,你们不妨试上一试。”

    “老臣遵旨。”

    这是朱厚熜依稀记得的黑火药配方,怕引起别人的怀疑,便假借神人托梦之说,但他对自己的记忆力却没有自信,忙说:“却也不必拘泥朕所言,毕竟事过境迁,朕也记不确凿了,你们可多试验几次,找到最合适的配方。此事要快,三五日便要给朕回话。”

    “老臣自当尽心王事,”何儒说:“皇上不以臣老迈无能,特地将臣起复为国用,老臣便是拼了这把老骨头,也要给皇上分忧解难。”

    朱厚熜装作随意地说:“你今年该有七十一了吧?”

    何儒可没想到皇上提前早就查看过他的档案,不过是装装样子来市恩卖好,感动地说:“回皇上,臣犬齿确已七十有一。”

    “人生七十古来稀,也算是社稷之宝了。让你这把年纪还为朝廷出力,朕实在于心难忍,可如今局势危急,欲用乏人,朕也只好求你老骥伏枥,再为朕出几年的力……”说到这里,朱厚熜象是伤感地说:“可要是累着你,便是朕的大过了。朕以为,日常之事你动动嘴便可,多带出几个学生来帮你担担子,你的儿子如今正在兵工总署当差,该已是员外郎了吧,好好调教他出来承你衣钵。”

    何儒却说:“回皇上,犬子虽自幼便跟随老臣习学火炮制造技术,但因资质有限,未必能超过老臣。依老臣看来,如今军器研究院几位职官倒都不错,能承老臣衣钵者,大约不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