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三十三章 釜底抽薪(一)(第2/3页)  我欲扬明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此人便是现任的大同总兵许贵,原本是正四品参将,他是仇鸾的心腹,跟随仇鸾谋逆造反后被升为总兵。仇鸾跟随俺答引兵杀奔京师之后,便将大同交由他掌管,自然还许下了靖难功成之后封公拜侯的承诺,因此许贵当了弃国弃家的叛贼不但不以为耻,还洋洋得意地以总兵官自居。

    不过,他也知道自己这个总兵当得很窝囊,别说是指挥现在留守大同的五万兵马,连跨越城中那条街道都不敢。

    大同是军镇,城市规划布局一切以军事为重,为方便军队调动,在城中修建了一条连接南北门的大道,将整座城分为东西两区。仇鸾的总兵衙门设在西区,李玉亭身为副总兵,与总兵仇鸾毗邻而居,但其麾下军队除了亲卫虎贲军之外,大多驻扎在东区。仇鸾谋反,以阴谋诡计诱杀了李玉亭,其所部虽名义上归顺了仇鸾,却在东区放了警戒,设置了街垒和鹿砦,显然是要防备着仇鸾所部有所异动。仇鸾所部剿灭了驻守西区李玉亭的虎贲军之后,也怕李玉亭残部报复,也照样在西区放了警戒,设置了街垒和鹿砦。两军将大同城一分为二,隔着城中那条宽约两丈的街道剑拔弩张地对峙着。此外,李玉亭残部在经历了主将身死而造成的最初混乱之后,军职最高的参将钱文义被推举出来主事,此刻便是他出来与许贵谈判。

    钱文义也不给那许贵还礼,冷冷地说:“城外军屯起火,烧了不少军粮,我军明日要出城收粮,你知会那鞑子一声,到时打开城门让我军出城。”

    “这――”许贵说:“仇元帅走时颁下军令,严令我大同各部不得轻出,钱将军莫要让本总兵为难啊!”

    “哼哼!我不晓得什么仇元帅的军令,我只晓得若是让人将城外军粮尽数烧去,莫说明年,便是今冬我军也将无以为食。”钱文义冷笑一声:“我等比不得你许将军,还能在鞑子那里得到粮秣!”

    许贵怎能听不出来钱文义话中那再明显不过的嘲讽之意,心中气苦,但钱文义早有防备,带着众多军卒作为护卫,真动起手来不见得能讨到便宜,他手中兵力又不如钱文义多,自然不敢与他翻脸,只能勉强压抑着恼怒,陪着笑脸说:“钱将军莫要这样说,大家都在仇元帅帐下听令,何分你我。”

    “许将军这话说的奇,我等虽都是大同军,却自有统属,何况,我并不认得什么仇元帅,只知道鞑子新近封了个狗屁大同王姓仇,不知道许将军所说的那人可是他?”

    “你――”许贵被噎得说不出话来,过了一会才说:“军粮自是紧要,但开城门之事非同小可,还请钱将军容本总兵与鞑靼友军先行交涉。”

    钱文义冷笑道:“开城门还要请得鞑子军令,许总兵好懂礼数!”说着,他把脸一沉:“还请许总兵直告鞑子,明日卯时若不开城门,我手下的弟兄可不象你许总兵那么懂礼数!”说完之后,转身扬长而去。

    明朝实行军屯制,规定内地军队八分屯田,二分守城;边军七分屯田,三分守备,以军户屯田所得作为军需粮秣,不足部分实行“开中法”以商屯来救济。许贵心里也清楚,时下大同叛乱,朝廷自然不会再接济粮饷,靠鞑靼提供军需粮秣更是绝无可能,若是再放弃军屯所得,恐怕真如钱文义所担忧的那样,全军将无以为食。因此他即便将钱文义恨得咬牙切齿,却也不得不去找鞑靼留驻大同的平章博尔忽交涉。

    博尔忽当然不同意,仇鸾本部三万兵马出了城就哗变投敌,不到半月只剩下了五千余人,更不消说原本就不愿意跟随仇鸾一起叛乱的李玉亭所部了,为了防备明军再次哗变,他们才不得已承担起了守城的任务,如今却又要自己打开城门放明军出城,这与纵虎归山有什么两样?若不是知道许贵是仇鸾亲信,他还真的以为连眼前这个大同总兵都起了二心!

    许贵千般陈情万般哀求,说尽了好话,博尔忽才勉强同意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