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四十二章 佳人有约(第1/3页)  我欲扬明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奉命当说客的都察院左都御史张履丁等人无功而返,新明朝廷仍然不死心,一波接一波地派出朝廷大员轮番前往馆驿,有好言规劝的,有恶语攻讦的,甚至还有公然恐吓的,顾整日与那帮闲极无聊的官员打嘴巴官司,兵来将挡,水来土屯,虽费尽了口舌,但有不少官员反倒被他说动,暗中与他一道大骂昏王无道、勋贵不法,并许诺在合适时机要“为家国社稷做杖马之鸣”。

    由顾领衔、湖广众多官绅士子联名签署的《致南都诸先生公启》被火速送往与顾多有来往的书坊刻印,并在南都官绅士子中广为散发。与此同时,张居正和初幼嘉两人,以及顾遍布南都的门生依照原定方略,终日奔波于书坊、茶楼等儒生士子经常出没之地,与其交际沟通,说服他们接受“立君以贤”的主张。因纳贡捐官堵塞了许多寒门学子的出仕报国之路;强抢民女又闹得江南鸡犬不宁,许多有良知的士子儒生都接受了他们的主张。即便那些墨守成规,认定“祖宗家法,不容改易”的迂腐书生,也被他们按照顾当日与李伟业辩论之时摆出的那些道理,尤其是关于“立君不贤”便是不忠不孝不仁不义的观点驳斥得哑口无言。

    面对拥“辽”派的强大攻势,新明朝廷也没有束手待毙,针对《致南都诸先生公启》,很快就炮制出一份《留都防乱公揭》,洋洋洒洒数千言,除了宣扬“少不越长,疏不越亲”的纲常大义、祖宗成法;以及如今国难当头,亟需各方和衷共济、戮力同心,不能囿于私人恩怨而破坏靖难大局之外,还罗列了辽王朱宪淫酗暴虐、迷信方术等十大罪状,真可谓是无独有偶,针锋相对。

    尽管拥“益”派掌握着南都政权,可以强令各位部院大臣及许多在新明朝廷任职的士林名流在公揭上署名,但因其所揭露的辽王十大罪状大抵都是捕风捉影的“莫须有”,而益王朱厚烨恣意妄行的那些失德乱政却是南都官绅百姓亲眼所见、亲身所受,这份《留都防乱公揭》的威力和功效便可想而知了。

    经过众人多方的努力,一股“立君以贤”、弃“益”拥“辽”的声浪正悄然在南都官场士林升腾而起。根据顾乐观的估计,再有半个月左右的时间,就可以在南都朝野上下占据舆论的优势地位,到时候便可以策动朝臣廷推公议更立监国一事了。

    那段日子,张居正和初幼嘉两人早出晚归,忙得脚不沾地,但觉得日子过得无比的充实,更有一种“天下大事我担当”的自豪感洋溢在他们的胸中,因此,累也不觉得累了。

    这天下午时分,两人结束了与国子监诸多监生的晤谈,正要回到馆驿,就听到一个熟悉的声音在身后响起:“初公子、初公子!”

    两人回过头去,只见一个年方二八的小姑娘自馆驿旁侧匆匆跑上来,正是王翠翘的贴身丫鬟坠儿。

    因有家国大事在身,又遵顾之命搬到了馆驿与他同住,时时受到师长拘管,初幼嘉已有半个多月未曾去过旧院与王翠翘欢晤,此刻见到她的丫鬟,不禁涌出一丝惭愧几许柔情,忙问道:“哦,什么事?你娘这些日子可好?”

    “回公子的话,我娘她一切都好。只是……”坠儿的眼圈红了:“只是日日想着公子,茶饭不思,更懒得梳妆打扮,只十来天便瘦得脱了形……”

    说着,她竟“扑嗵”一声给初幼嘉跪下了:“求公子去看看我娘吧!”

    乍一听王翠翘对自己那样情深意重,初幼嘉心中的惭愧之意更盛,但馆驿门口守卫的军卒很多,而且因来访客人实在太多,顾便将馆驿当作了自己的府邸,在门口设置了门房,派自己的心腹仆役代为通传禀报。这些军卒和顾家的仆役都听到了他们的对话,也大概猜到了坠儿的身份,此刻都如同看笑话一样,脸上挂着暧昧的,甚至是嘲讽的笑。初幼嘉皱起了眉头,恼怒地瞪了坠儿一眼,呵斥道:“没教养的东西!这里也能容你说话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