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四十二章 各显其能(第1/1页)  我欲扬明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黄锦摆摆手,笑着说:“杨兄弟说自个是个笨人,其实一点也不笨,咱家却实实在在是个笨人,这么大的事儿,当然得你老陈拿主意,咱家跟着你,听吆喝便是。”

    “你老黄就知道拿咱家开涮,把事情都推到咱家头上,说起来咱家才是个笨人!”陈洪客气了一句,说:“再笨也都是干爹调教出来的人,咱们哥仨也算是‘三个臭皮匠,着,他哈哈大笑起来。

    陈洪虽说刚才已认了他这个同门,这却是陈洪第一次对他以兄弟相称,杨金水本该激动才是,但不知道为什么,陈洪那得意得有些张狂的笑声,却总让他有一种阴冷的感觉,只得深深地将身子俯在地上,不迭声地说:“谢师兄,谢师兄……”

    就在这几位在宫里有头有脸的太监在司礼监将这件“锦上添花”的大事商议妥当的时候,东暖阁里的君臣奏对也接近到了尾声。

    吕芳的密报都能公示于内阁,戚继光的密疏就更没有必要藏着掖着。三位阁员传看之后,对戚继光恳请宽恕叛将林健都没有异议,但在举荐林健担任营团军前军副统领一事上,李春芳和徐阶两大阁员却同声反对。

    怪就怪戚继光太老实,丝毫不敢隐瞒皇上,把林健先是率部拼死抵抗,其后被曹闻道和杨博责之以春秋大义才投降的经过一五一十都写在了奏疏之中,虽是他一片忠君之想,但终归是给此事带来了麻烦。

    李春芳从林健的举动中看出,此人虽有将才,却优柔寡断,更太过念旧情,认为即便能赦免其罪,也不该安排在营团军那样重要的军中任职,以免怀妇人之仁不愿与昔日同僚刀兵相见,战场之上,胜负只在转瞬之间,稍有犹豫不但贻误军机,更有可能祸及将士生命安危。

    徐阶身为吏部堂官,掌握全国官员升迁罢黜,他的见解比李春芳还要更为深远。他认为即便林健是被胁持附逆,按大明官制,凡有失城弃地之情事的武将,都要褫夺军职,发九边充军;纵有率军投诚之功,毕竟是营团军攻上城头之后,不可与皇上昔日恩旨中所谓“杀官起事”之大功同日而语,若是能让他官复原职,日后攻破南京,魏国公徐弘君、信国公汤正中一干逆贼自缚请降,又该如何酌处?若不严惩,岂能以儆效尤?可若是严惩重处,岂不又显得朝廷处事不公?

    朱厚听徐阶这么一说,也觉得挺有道理,但他知道戚继光是个少年得志,眼高于的俘虏了十几万叛军,又该如何安置,内阁会同兵部尽快拟个条陈呈上来。阵亡伤残将士优抚之事得户部掏银子,没有马阁老这个财神爷在,你们说了不算,朕说了也不算,今日就不议了,即刻命人去往通州,命他处理完军需转运之事便火速回京。”快眼看书小说阅读_www.bookcu.com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