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五章 艰难应考(第2/3页)  我欲扬明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题目之上,就能翻出新意,显出本事,一举打动最是刁钻最是挑剔的阅卷官……

    徐渭却不是这样,他此前根本没有下工夫猜题习作,只大略又将《四书》、《五经》翻了一翻,拣几处自认为紧要的地方又仔细琢磨了一琢磨。拿到题纸之后,他很快地浏览了一遍,发现虽略显冷僻,倒都不是什么了不起的,便轻轻地拈起笔,饱蘸了墨,伏下身去,就要往试卷上填写籍贯和三代出身,猛听到一声断喝:“徐渭!你咆哮贡院,已有失读书人的体面,务必自省,不可再生事端!”

    受此惊吓,徐渭的手不禁一抖,一滴墨汁落在了考卷上。他顿时头脑发涨,两眼发黑,心中暗叫一声苦也!考卷污损,弄不好会作废卷打入另册!

    不过,他很快就镇定下来,心想待会儿落笔到墨渍之处可以设想圆过去,也未必不能补救。

    抬头一看,原来是学政衙门的一位属吏巡考到了此处,他也不理,又径自填起了考卷。

    莘莘学子求学不易,随便毁人功名坏人前程便损了阴德伤了阴骘,那位属吏毕竟心中有愧,喝了一声之后也不好意思,就凑过来低声说:“小心些个,那些爷我们大老爷都得罪不起,更不用说你这穷秀才!”看看试卷刚刚落下的名字和籍贯,他没话找话说:“哦,你的字倒是不错。”

    即便不说他一会儿做鬼一会儿做人的行径,令徐渭十分不齿,事情已过三秋,再说这些有什么用?何必现在才来做好人?再者说来,字好字坏你一个不入流的胥吏能看得出来?徐渭也不理他,继续飞快地填写着三代角色。

    见他连个笑脸也不给,那位属吏内心的惭愧荡然无存,又扳着脸说:“字好有个屁用!中与不中全看大老爷一句话!”

    徐渭索性放下了笔:“这位头翁(有功名的士子对衙门里当差人的尊称),你这话可莫要叫那几位锦衣危的差官听了去啊!”

    那位属吏一愣,立刻明白自己说漏了嘴,忙掩饰道:“少说废话!给大爷规矩点!”说完之后,骂骂咧咧地走了。

    徐渭也没有把此事放在心上,适才在填写姓名籍贯之时就大致有了第一道题的腹稿,略一稳定情绪,又拈起笔来,飞快地写了起来。

    阅卷官少说也要看几百位生员的考卷,分出上中下三等,上等传看,中等待后酌定,下等直接就弃用。往往偷懒的人只看第一题,就定下了等级格次,因此第一题是最重要的,有的生员甚至不惜花费半天时间来修改第一题。可徐渭不到一个时辰就已经做完,又开始写起了第二题。

    正觉得文思泉涌,又是一声断喝传来:“不许跳做!阅卷老爷没工夫看你的破文章。”

    又是那位属吏!徐渭不免有些气恼:“头翁,你又没看试卷,又怎知道我学生跳做了?”

    那位属吏吃惊地说:“哦?你竟已完了一题?”

    徐渭冲他翻了个白眼,又埋头奋笔疾书起来。

    那位属吏也没有多说什么,转身匆匆而去,找到了正准备巡视考场的王开林。王开林也十分吃惊:“看不出来,那个狂生竟有这等捷才!”

    “大人,要不……”那位属吏吞吞吐吐地说:“要不咱就算了?兴许,还真是位文曲星下凡……”

    翰林出身,又久为学官,王开林也不乏惜才爱才之心,也犹豫了;但是,随即便想到那位“三爷”腰间挂的那块一寸宽、两寸长的腰牌,还有腰牌上那镏金的四个大字“北镇抚司”,他就猛地打了一个寒噤,低声呵斥道:“糊涂!越是这样,越不能让他完卷!午后你再去,记着,也并不只对他一人,邻近左右的都吆喝一声,免得被他看出破绽!”

    那位属吏心里苦笑一声:已经毁了一个生员的功名前程,却还要再带累周围两三个,真是“官”字两张口啊!

    午后用过贡院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