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十三章 龙潜大海(第1/3页)  我欲扬明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嘉靖二十六年十一月十六日,跨海平倭的远征舰队回到东海舰队的驻锚地,副提督汪宗瀚带着曹闻道、钱文义等陆战队第一师、第二师各级军官将佐前往码头迎接。令众人吃惊的是,上至戚继光,下到普通士卒,没有大胜之后惯常应有的欢歌笑语,甚至,从远征舰队每一个人的脸上都看不出一丝欢喜之色。

    远征舰队平倭第一仗战事进展十分顺利,斩首七百三十二级,俘虏一百六十三人,再加上被赶到海里喂鱼的倭寇,总计歼敌在一千一百人以上,解救出被倭寇掳掠的百姓八百一十五人,此外,还缴获了敌船十余艘、火炮二十余门、其他军械和资财无数。而远征船队除了在抢滩登陆之时,有几名兵士冲得太快崴了脚,或被海滩上的贝壳划伤了之外,无一伤亡,可谓赢得了一场酣畅淋漓的大胜。但是,如此巨大的战果,竟没有给远征船队上上下下带来一点欢乐的气氛,相反,似乎还有一种无比压抑的气氛笼罩在整个远征舰队的头上,怎能不令人心生疑云?

    更令众人诧异的是,面对众人的道贺,戚继光阴沉着脸地摆了摆手,一言不发地朝着营中帅帐走去。汪宗瀚、曹闻道、钱文义对视一眼,忙跟了上去。

    回到帅帐之后,还没等汪宗瀚、曹闻道、钱文义他们询问,戚继光就告诉了他们一个骇人的消息――

    就在远征舰队与倭寇战事正酣之际,第二分舰队主力战舰“扬威号”近两百名兵士在徐海的带领下哗变,船上舰长及以下各级军官将佐和未曾参与哗变的兵士促不及防,被全部抓获,叛军顺利地完全控制了“扬威号”船只。事发突然,远征船队其他船只一直到“扬威号”起锚转舵,脱离编队之后才发现了异常情况,打旗语、亮灯号直至鸣炮示警,也未能阻止“扬威号”趁乱向东南逃跑。戚继光闻讯之后怒不可遏,派出五只主力战船追击“扬威号”,但因时机已失,仍被徐海等人驾船逃之夭夭。剿平海岛上的倭寇之后,戚继光还命全军在海面上搜索了两日,未能找到叛逃的“扬威号”。其后,因担心舰队淡水和食物不济,戚继光不得不率军回师。

    唯一值得庆幸的是,徐海等人虽说哗变叛逃,总还念及往日袍泽情分,没有对那些被他们俘获的军官兵士下毒手,而是放出舢板将不愿叛逃的军将兵士送走,被追击船只救出,未造成人员伤亡。

    汪宗瀚和钱文义面面相觑:怎么会这样?

    脾气火暴的曹闻道更是怒不可遏地一拳砸在帅案之上:“这些个王八蛋,可把我们舰队给害苦了!”

    大明律法军规载有明文,凡出现从征军卒逃散者,“其亲管头目,不行用心铃束,致有军人在逃,小旗名下,逃去五名者降充军人。总旗名下,逃去二十五名者降充小旗。百户名下,逃去一十名者减俸一石;二十名者减俸二石;三十名者减俸三石;四十名者减俸四石;逃至五十名者追夺官职,降充总旗。千户名下,逃去一百名者减俸一石;二百名者减俸二石;三百名者减俸三石;四百名者减俸四石;逃至五百名者降充百户。其管军多者,验数折算减降。”依这样的军律,叛逃二百名兵士也算不上什么大罪,前些年明军实行卫所军户制,许多卫所兵士大半逃散,只要不被征调戌边,十年八年也没人发现;即便被征调戌边,临时招募甚至收买一些游手好闲之人充数,再舍出点银子打点好边关大帅派来点验兵马的旗牌官,也就万事大吉了。

    但是,如今情势却与往年有所不同,朝廷虽未明令废弛明军的建军之基――卫所军户制,却自京城复设营团军而始,到整军编练平叛大军,已悄然改易了卫所军户制,代之以募兵制,如今明军主力禁军有一半的兵士都是从躲避鞑靼入侵的难民之中招募而来的。五军都督府和兵部还遵上谕,编制了《大明军队兵力编成表》,全国各军旅、九边重镇和各卫所兵力编成全部核实入册,定期点验和不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