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二十章 轻描淡写(今日三更,求订阅)(第1/3页)  我欲扬明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朱厚一边流着热泪读着兵部转呈东海舰队全歼盘踞大明沿海最大的一股倭寇的奏疏,一边兴奋不已地拍着御案,高声叫道:“杀得好,杀得好!”

    送来这份奏疏的高拱心中的一块巨石终于轰然落地了。

    就在刚才,高拱还在为戚继光捏着一把汗:明军各部都有恶战之后斩杀敌方降卒甚至敌方百姓冒领军功之陋习,但自从皇上颁布了《三大军规八项铁律》并明确规定不以斩敌首级计算军功之后,各部都不得不收敛了一些,象东海舰队那样一次斩杀数千名降卒之事已是绝无仅有。因此,兵部接到呈报之后也不禁骇然之至,不知道是该表彰奖励东海舰队平定倭乱之大功,还是该追究他们虐杀战俘之大罪,就赶紧呈文请示内阁。内阁次辅李春芳知道戚继光在皇上心目中的分量,也不敢自专决断,又转呈御览。没想到,皇上丝毫也没有责怪东海舰队违反《三大军规八项铁律》滥杀降卒的意思,反而拍手叫好,怎能不让高拱喜出望外?

    不过,为了防备有人借机生事,高拱不得不进一步向皇上挑明话题:“元敬他们打的确实不错,陆战队上岛一千人,打败倭寇三四千人,解救百姓两千七百又六名,自身折损不过三百一十九人,实乃国朝近两百年来前所未有之大胜。惟是战后应遵照圣谕将束手就擒的倭寇送至战俘营屯田,以壮大日倒同盟之实力与声势,却不该将之尽数斩杀……”

    原来,朱厚早有“缴刀不杀”的圣谕,明军也在南直隶松江府崇明岛上专门设立了关押倭寇的战俘营。比之那些烧杀淫掠、无恶不作的倭寇,明军的确是一支威武之师、仁义之师,战俘营里的管教军官和兵士对那些被俘虏的倭寇不打不骂,除了必要的体力劳动之外,要吃有吃要喝有喝,南京国子监还专门派去大批教谕每天给他们讲授四书五经,使他们有机会了解和深入学习到仰慕已久的“汉学”,并以春秋大义教育和感化他们,动之以情,晓之以理,进行思想改造。很快就有一部分思想进步的倭寇诚恳地为自己以前所犯下的罪行向中国人民谢罪之后,自愿加入了大明朝以“尊王攘夷”为口号建立的“在华日侨倒幕反战同盟”,简称“日倒同盟”,立誓愿为明军远征日本的马前卒,还主动要求前往明军各部队担任军事教官,讲授倭奴战法,受到了朱厚的充分肯定和高度评价。在这样的情况下,戚继光虐杀战俘一事就显得不合时宜,有害无利了。

    “高大人这话,世蕃万难苟同!”严世蕃鼓起那只独眼,义愤填膺地说:“倭奴肆虐多年,杀我大明官军百姓,毁我大明村镇州县,其罪可谓罪恶滔天,罄竹难书,沿海诸省百姓深受其害,已是苦不堪言,无不欲食其肉寝其皮而后快。东海舰队将士不过是激愤于倭寇的凶残暴行,更顺应天命人心,为国朝除之元凶大恶而已。这有什么错?!”

    戚继光与高拱的关系,朝野上下人尽皆知,戚继光还与俞大猷一样,被视为夏言一党在军中的两大干将,因此,高拱提出东海舰队虐杀战俘一事,一大半的用意就是为了防备严党借机生事,见严世蕃顺着皇上的心意主动替戚继光辩解,心中偷笑不已,表面上却仍正色说道:“严大人此说倒也不无道理,惟是圣谕煌煌、军律胜铁,边将只为泄愤,便弃之不顾,置若罔闻。愚以为,此风断不可长,此例断不可开!”

    “那你高大人说怎么办?请皇上下旨切责戚继光并东海舰队全军将士?甚或褫夺军功,依律治罪?”严世蕃冷笑道:“春秋责备贤者,可戚继光并东海舰队全军将士不辞辛苦,不避矢石,浴血奋战,终将为祸我大明海疆多年的倭寇剿平,还我大明万顷海波风平浪静,此等卓著功勋,朝野上下谁人不交口称赞?不过杀了几个冥顽不灵的倭寇,高大人便揪着不放,非但有失公允,更令效死用命、杀敌报国的将士们心寒齿冷!”

    “严大人如此说,将皇上圣谕、大明军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