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二十三章 帝王心术(第1/2页)  我欲扬明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其实,不必高拱解说,朱厚也知道,戚继光明明知道自己有设置各级参谋部和让徐渭出任东海舰队参谋长的想法,却仍上呈奏疏,恳请将徐渭改授军职,用意不外乎是担心徐渭资历太浅、难以服众而已。

    根据大明官制,武职世袭,十几岁的毛头小子刚刚袭职就位列三四品的中高级武职之事屡见不鲜,比如戚继光本人就是十四岁就袭职成为登州卫正四品指挥佥事;而文官必须经由科举出仕,循序渐进,少有火箭式的干部,比如高拱,嘉靖二十年中进士,又经馆选为庶吉士、点翰林,应该说是已经踏上了升官的快车道,但他只用了五六年时间便升至四品,仍令朝野上下为之侧目,且被视为幸进之臣。当然,那些人不敢非议皇上的决断,却在背地里酸溜溜地说高拱“小时了了,大未必然”或“有当首辅的座师抬轿子,想不飞黄腾达都难!”这样那样的闲言碎语。甚至有人将他比做嘉靖初年因议礼而一步登天的前任内阁首辅张张孚敬,说些“得志猖狂,难有善终”之类恶毒的诅咒。

    高拱是有大明“储相”之称的庶吉士出身,升官快了尚且不免招人嫉妒,而徐渭只是一个仍被官场中人视为“杂途”的制科出身,中进士授官任职刚刚半年,就贸然拔擢为官居五品的东海舰队参谋长,天知道会引起多大的非议!

    严世蕃刚才插话想讨好皇上,却被高拱阴刺暗讽了一句,心里很是不快,此时立刻抓住机会反击道:“高大人所言,世蕃不敢苟同。徐渭既有大才,为何不能破格用之?莫非高大人还囿于徐渭其人不过是一制科杂途出身,不堪为朝廷所大用?”

    自从年初朝廷加开制科取士,朝臣们对此的非议就从未平息,加之朱厚出于急需用人的考虑,对个别制科进士不经过在各部任观政就直接授予六、七品的实缺官职,更是引起了朝臣们的诸多不满,令朱厚甚为恼火,曾于某日朝会之上严词申斥了官员们的科甲习气、朋党之风。高拱自然明白身为制科进士的严世蕃将话题扯到徐渭的科名的险恶用心,冷冷地反驳道:“拱虽侥幸于科场,却也知道两榜进士,取的多是乡愿,哪有几人能比得上严大人这般英才俊杰?拱又安敢视制科进士为杂途?惟是皇上方才有明示,参谋长为一军主将掌管、调动及指挥所部不可或缺的重要助手,主将有事则由参谋长代掌全军,战时还有指挥全军之责。徐渭甫入军中不足半年便担此大任,似拔擢过速,有碍物议。”

    同入御前办公厅共事半年多来,严世蕃早就清楚,高拱在皇上心目中比自己要重要的多,一击得手并不冒进,也象高拱一样就事论事说:“适才高大人曾提到三国之蜀汉,世蕃以为,诸葛孔明初至军中,不过弱冠之年,玄德公便委以军师之重任,以剑印付之,准其执掌全军,遣将用兵。号令既出,虽关云长、张翼德这般军中猛将亦不敢违,遂助兵不过三千、将不过关张的玄德公三分天下有其一……”

    严世蕃的话还没有说完,朱厚就大笑起来:“东楼说的是。国朝正值中兴之际,确实不该论资排辈,当不拘一格用人才嘛!何况,东海舰队只他徐渭一位文官,他不为参谋长,还有何人能为之?”

    高拱张张嘴还想说什么,朱厚摆摆手:“肃卿所虑也不无道理。正所谓木秀于林,风必摧之,徐渭一步拔擢至五品的确有些过速,难免招人所嫉,可先令其为副参谋长,代行参谋长之事,副参谋长职衔也不拘从五品、正六品,由内阁会同吏、兵两部酌定,如此便两全其美了。”

    接着,他转头看着脸上略略露出得意之色的严世蕃,说:“东楼,肃卿绝无轻视你制科进士的意思,你也不必多心。朕倒是明白他的苦衷,不过是因为他与元敬的关系路人皆知,如今又兼着吏部文选司的差事,破格拔擢徐渭难免被人说三道四,他不能不有所顾虑。既然你与朕一样觉得徐渭人才难得,就不妨上疏举荐他。你可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