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二十七章 商人天性(第1/3页)  我欲扬明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汪直笑道:“呵呵,川崎先生问的这么仔细,莫非也有兴趣要在我大明朝捐个官做?”突然,他脸上的笑容霎时不见了,冷哼一声:“我国圣天子坐拥九州四海之富,岂是银钱所能买通的?不过是因前两年我国江南发生叛乱,北地粮米不济,汪某与许老板他们凑了三十万石稻米送到京师,汪某自家又向朝廷进贡了二百支洋枪以资军用,这才蒙皇上恩典,赏了功名冠戴。”

    在座的日本商人又都倒吸了一口冷气,川崎正诚更是羞愧得无地自容:自己为了换得一个幕府将军御家人的身份,孝敬了足利殿下一万贯钱,折合白银几千两;而中国海商集团一次就进贡给大明朝廷了三十万石稻米,这三十万石稻米在平常年份也能值二十多万两银子,何况是在米珠薪桂的战乱之时?而且,洋枪刚刚传到日本,每支能卖到上百两银子,汪直向朝廷进贡的那两百支洋枪价值两万两银子,也是数倍于自己。说起来,自己号称日本第一富商,可跟这些富可敌国的中国海商一比,实在是不值一提的井底之蛙啊!

    被中国海商的豪富气派骇住的川崎正诚侧过身子,趴俯在榻榻米上,向汪直道歉:“鄙人好奇心太盛,问出这样冒昧的问题,实在是失礼之至,还请五峰先生原谅。”

    筵席上的气氛已经完全被自己压制,汪直也就不计较他的失礼之处,笑道:“川崎先生关心鄙人,问出这等问题也在情理之中。不过,鄙人以为,在商言商,今日就不必再说什么御家人,什么镇抚司千户,还是说些大家都感兴趣的话题吧!我等商人,往来南北东西,跨越山川大洋,为的什么?不就是为了赚钱吗?眼下有个赚钱的好机会,不知道诸位有兴趣没有?”

    商贾之流天性就是逐利,一听说有赚钱的好机会,那几位日本商人立刻瞪大了眼睛:“请五峰先生赐教。”

    汪直肃整了面容:“诸位先生大概也知道我大明朝前两年发生的江南叛乱之事,实不相瞒,鄙人就是抓住了那个机会,花了血本才说服我大明朝皇上和朝廷同意废弛海禁,开立海市。但如今看来,却是做了一笔大大的赔本买卖!”

    一位名叫井上四郎的丝绸商人疑惑地说:“开立海市之后,船队可以自由往来贵我两国之间贸易,利润一定大大地,五峰先生为何说是做了笔赔本的买卖?”

    汪直一哂:“利润自然是大大地,却不是我们的。井上先生,你是常年做丝绸生意的,贵国有一半的丝绸都是你家店铺卖出去的。我问你,我国一匹上等丝绸卖到贵国,往年能卖到二十两银子,如今为何只能卖到十七两?”

    “这……”井上四郎说:“或许是如今货多了吧……”

    “不错!”汪直说:“大家都知道一句话,叫‘物以稀为贵’,当初我国厉行海禁,贵国朝贡也于嘉靖二年停止,自此贵我两国之间的官营贸易便中断了,只能靠我们往来贸易。东西只那么多,卖什么价钱自然就由我们说了算。可如今,我国废弛了海禁,谁都可以插一脚进来。而且,那些鼠目寸光的家伙只顾着眼下赚钱,拼了命地把东西往贵国送,把价钱卖跌了,长此以往,我们大家的苦日子也就不远了!”

    井上四郎说:“五峰先生的意思是,东西卖的多了,反倒吃亏?”

    汪直毫不客气地摆出了一副先生教训弟子的架势:“听我来给你们算一笔细账,仍以井上先生的丝绸生意为例。事到如今,大家需要同舟共济,我也就不瞒你们。我国一匹上等丝绸运出海,连工价带榷税,每匹成本要十两银子,此前我运丝绸来贵国,以每匹十五两银子的价钱卖给你们,我能赚五两;你们能卖到二十两,一匹也能赚五两。如今李光头他们,还有那些佛朗机人,一匹丝绸卖给你们十四两,他们赚四两,每匹少赚了一两;你们却只能卖到十七两,每匹赚三两,也就少赚了二两。从眼下看,价钱卖得低了,自然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