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七十八章 好戏连台(一)(第1/3页)  我欲扬明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花开两朵,各表一枝。就在秉承圣谕衔命赴日的汪直与镇抚司密探混得风生水起,不但顺利布设起了遍布日本诸国的情报网,还干脆把织田信长等三位日本“明日之星”“请”到大明做客的同时,大明王朝的国内局势也是一片大好,好到了身为皇上的朱厚时常都能偷得浮生半日闲,竟然有闲情雅致从兵工总署、国立京师大学堂选调了大批精通天文、算学、格致、农经、医理、经济等实学的官员和那些尚在各部有司任观政的时务科进士,开始着手编撰《大明时务百科全书》。朱厚仗着自己当年在那个时空得过工科学士学位的老底子,自告奋勇地承担了算学、格致、化工、经济等科目的总编撰官,终日在东暖阁里审阅草稿,把一些不要紧的公务都扔给了内阁和自己的两大秘书高拱和严世蕃,还美其名曰“百年大计,教育为本,为人君者当抓大放小,身体力行。”――皇上的这个大小之论实在过于惊世骇俗,令一干朝廷重臣都啧啧称奇甚至摇头叹息,私下里言谈之时都认为皇上过于醉心奇淫技巧之术。

    这且不说,朱厚还逼迫身边的御前秘书和翰林院的庶吉士们充当《大明时务百科全书》的第一读者,并且一章一章地进行考试――这些人虽说从未接触过实学,但个个都是高中一二甲进士的人尖子,被老百姓视为天上文曲星下凡,智商大概都在一百二以上,如果连他们都学不会,这套科普教材就算编写失败了,就得发回重新编写。由于朱厚参照学政考生员的法子,明确规定庶吉士三考不过就要赶出翰林院,三考优等者可以在日后散馆授官任职时高定一级,一时间,那些御前秘书和翰林院的庶吉士们个个张口“体积”闭口“质量”,“勾三股四弦五”的口诀更是背得滚瓜烂熟,不明就里的人还以为这些原本一心钻研孔孟圣贤治国之道的“储相”们眼见着时务科的进士们蒙恩受宠,也想要改换门庭重新去投考个时务科的进士。

    当然,广育子嗣以固国本也是为人君者的一大要务,前几年烦心的事情接二连三,几乎一天也没有消停过,朱厚不免把这项重要任务给耽搁了,如今稍有余暇,他就痛改前非,纵意花丛依红偎翠,给大明皇室增添了好几位尚未出生的龙子或是龙女,隔三差五还会睡过了头,误了早朝的时辰,给了那些闲极无聊的御史言官上疏批龙鳞以求直名的大好机会。时常上演“君王从此不早朝”的风流韵事,被臣子们指斥为“贪恋女色,优游倦政”,让朱厚很没有面子,一气之下,他索性将上朝时间由卯时改成了辰时,冬日上朝时间更推迟到了辰时三刻。这一举措尽管还是遭到了不少囿于祖制的迂腐清流的非议,却赢得了绝大多数终年天不亮就起床上朝,十冬腊月里冻得嘴脸乌青鼻涕长流,早就对此苦不堪言的官员们的由衷赞同。

    不过,或许是前几年动荡的朝局把大明王朝折腾够了,令老天爷也于心不忍,自嘉靖二十六年起,两京一十三省风调雨顺,无论军事还是民政都是好事接连不断,举国上下沉浸在一片欢腾的气氛之中,再执拗的臣子即便是腹诽皇上“过于醉心奇淫技巧之术”,或者是上疏指责皇上“贪恋女色,优游倦政”,可谁也不敢公开断言朱厚荒废了政务。

    在军事方面,明军遵循去年军事检讨会定下的“南攻北守”的两大战略方针,开展了一系列的军事行动。

    负责实施“北守”战略方针的九边重镇按照“远交近攻,东进西防”的方略,朝廷对势力强大的鞑靼俺答部继续许通贡、开马市以示羁縻,负责防卫西起甘肃、东到大同几千里边境的宣府、大同、榆林、延绥、宁夏、甘肃六镇加紧操练兵马,实施积极的战略防御;蓟镇、辽东、固原三镇协同作战,进剿长期占据辽东、骚扰东北边境的朵颜、福余、泰宁等兀良哈三卫和当地土蛮诸部。蓟镇、辽东、固原三镇兵马目前已部分换装成新式火枪及御制神龙炮,并组建了由火枪队、战车营、骑兵营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